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你知道如何與“親愛的TA”相處么?今天,我們怎樣談戀愛?我們怎樣當夫妻?中國70%的婚都離錯了?婚戀其實也需要學習。讓我們一起深入探究藏在中國式離婚背后的心理問題。
貳快餐式婚姻
自2002年起,我國的離婚率直線上升,平均每天有5000多個家庭解體,“快餐式婚姻”正在成為中國家庭的一個通病。為什么專家會認為“中國70%的婚都離錯了!”
小心“畢婚族”變成“必離族”
與大齡男女青年被剩下的命運相反,如今,年輕人的婚戀觀里出現了一種新流行——大學一畢業就結婚,于是有了一個新的群體:畢婚族。畏懼高齡難嫁和逃避就業壓力是他們早作結婚打算的兩個重要原因。
小劉與妻子小王是大學同學,大學期間相戀三年。去年9月,兩人不顧雙方父母反對,剛畢業便登記結婚。但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兩人頻頻為瑣事爭吵。“這日子過不下去了。”目前,兩人正準備協議離婚。
從事婚姻情感咨詢工作多年的陳昕,總結了畢業就結婚的三大問題:首先,“畢婚族”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欠缺,家務瑣事協調不好,很容易引發小兩口矛盾。其次,“畢婚族”可以說是“月光族”,大部分支出要依靠家長,兩邊父母容易介入子女婚姻,造成家庭矛盾加劇。此外,高校“畢婚族”一般在23歲左右,他們受到已婚觀念的束縛,社交圈子也會發生變化,造成心理落差大,無法適應角色轉變,導致婚姻走向失敗。
他認為,二十二三歲結婚早了點,但真有心組成家庭,小夫妻要互相體諒,學會處理婚姻問題,對未來進行規劃,父母、朋友也要伸出援手,千萬不要“畢婚”變“必離”。
80后夫妻愛閃離,70后男人易出軌?
“一個男人在教堂里說了一些話,于是他發現自己結了婚;幾年后,他在睡夢中說了幾句話,于是就此離了婚。”這是一句現代婚姻流行語。語氣雖是調侃,卻真實道出了快餐化時代現實婚姻中的一個反常現象——快餐式婚姻大流行。
去年底,一則“丈夫出軌,妻子留萬言遺書自盡”的消息引爆網絡,已經和丈夫協議離婚的她始終走不出丈夫背叛的陰霾,選擇在結婚紀念日的那天結束自己的生命。雖然她最后被搶救過來,但快餐式的婚姻現象不得不讓人反思。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婚齡在5年內的離婚案件中,80后人群的離婚案件占55.2%,其中因生活瑣事而導致離婚的高達54%。婚齡在6至10年的離婚案件中,70后人群的離婚案件占到了七成,其中,因為生活瑣事而離婚的占59%,因婚外情離婚的則占26%。
多年處理婚姻案件的一位法官分析說,80后人群大多為獨生子女,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個性普遍較強,缺乏生活經驗,也缺乏忍讓和寬容。婚后雙方面對生活瑣事產生爭執,在互不相讓的情況下逐漸產生感情裂痕,導致“閃離”。而70年代的男性正處于事業的黃金時期,接觸家庭以外的誘惑比較多,產生婚外情的幾率高于其他年齡段的人群。
“中國70%的婚都離錯了!”
2012年1月5日,《2011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出爐,這份歷時一年的調查報告顯示,家庭、健康和婚姻是人們獲取幸福的源泉和生活必需品,這三者構成了中國人幸福的三大支柱。更有69.1%的女性和71.6%的男性認為人們結婚是為了愛情,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愛情型婚姻仍占主流。
然而,愛情并不是婚姻的全部,生活免不了柴米油鹽和各種瑣事的糾纏,很多年輕氣盛的夫妻一句話不合就鬧離婚,一些老夫妻也難免因沖動做出傷人傷己的事。自2002年起,我國的離婚率直線上升,平均每天有5000多個家庭解體,“快餐式婚姻”正在成為中國社會的一個重病。
然而,有專家喊出:“中國70%的婚姻都離錯了!”他們指出,很多“中國式離婚”是完全可挽救的。如果在婚姻剛出現問題時,就給予正確及時的指導和干預,大部分的婚姻完全有調整和改善的機會。
叁婚戀困局突圍
戀愛中的人容易喪失自我,婚姻中的人容易失去激情,婚戀危機已經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戀愛守則、婚前協議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突圍婚戀困局,急需加強國人的婚姻教育,改變相處模式。
“婚姻教育”的缺乏導致中國式婚戀困局
婚外情、閃婚閃離等正在導演一場場中國婚戀的鬧劇和悲劇,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國沒有婚姻教育。
在傳統的婚姻中,男女大多通過“模仿”的形式獲得婚姻的相處之道,比如通過模仿父母的婚姻、親朋的婚姻,甚至通過看電視等方式來獲得。其實,不論是戀愛還是婚姻都有技巧可言,可以通過學習的方式,使可能遇到的矛盾得到最優化處理。
在美國,幾乎所有州的初中和高中都開設了與婚姻有關的課程,一些學校還開設了模擬操作課,學生選擇一位同學進行“模擬婚禮”,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起草自己的婚禮誓言,制定蜜月計劃,還要共同安排婚后生活。在臺灣,所有的中學也都開設了一門必修課——“情愛學分”課,讓青少年了解到婚姻的真諦,學習如何和異性相處,如何經營自己未來的愛情關系。每個學生都必須考試合格,才能畢業。
但這樣的課程,在中國大陸幾乎沒有。在一項關于“你是否愿意接受專業的婚前輔導”的調查中,人們對婚前輔導的接受度呈現出年齡趨勢,其中90后新新人類更愿意接受婚前輔導,比例達到了66.5%,在各個年齡段中比例最高。90后對婚前輔導的接受程度,反映了年輕人開放、學習、樂觀的婚姻態度,這也預示著“學習型婚姻”將成為婚姻的主流。
寬容是滋潤婚姻的一劑良藥
婚姻恰如一句歌詞所說:相愛容易,相處難。婚姻當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為此,婚前協議越來越多地被新婚夫妻所接受,以減少婚后不必要的糾紛,在一項調查中,認為“婚前協議”很重要的人數比例達到39%。
婚前協議、婚前條約固然是預防矛盾的好方法,但它終究不能囊括生活的所有細枝末節,真正解決婚姻矛盾、融洽夫妻關系的良藥還是要有一種寬容的心態。婚姻是一種磨合的過程,在長期的家庭生活中,吸引對方持續愛情的力量,不是美貌,不是浪漫,也不是對方的成功,而是一種明亮、開朗、包容的性格,是一種善于站在對方角度思考的體貼。
王海鸰的《中國式離婚》通過一個普通家庭走向離婚的發展軌跡,放大了婚姻生活的不和諧、不寬容、不理性所帶來的傷害與疼痛,引起很大反響和共鳴。書中有一句話叫“婚姻需要一種大智慧,需要糊涂”,這種“糊涂”便是寬容。
寬容是滋潤婚姻的一劑良藥。兩個原本素不相識的男女因為愛情走到一起,勢必得包容很大的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教育程度的不同、價值取向的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等等。而兩個天天面對的人,勢必會少了激情、少了浪漫,更多地看到對方的缺點,若沒有寬容之心,婚姻將會變得如履薄冰。
學會包容的“學習型婚姻”,或許是滋潤婚姻的一劑補藥。
下一篇:女人應了解男人哪些地方觸碰不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姐弟戀怎樣才能幸福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