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洛杉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hellyGable發現:那些習慣于為對方的好事歡呼喝彩的伴侶,他們對雙方關系的滿意度更高,戀情也更穩固長久,出現分手或離婚的比例也非常低。這一研究報告發表在去年11月的《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志上。
Gable的研究小組為這一實驗甄選了79對符合條件的夫妻(或情侶),每一對伴侶單獨進行一次面對面的交談,輪流向對方介紹自己生活中最近發生的積極和消極事件。之后,他們要完成一個有關伴侶關系滿意度的調查量表,并在8個星期之后再重新完成一次這個量表。
研究人員對這些伴侶的交談過程進行全程錄像,然后觀看錄像,對傾聽一方的不同反應加以編碼,分為兩種類型:積極投入型和被動附和型。在前一種反應中,傾聽者的情緒和講述者的情緒非常一致,而且積極地通過言語和行動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比如,以“聽到女朋友提升的消息”為例,傾聽者會說:“我真高興,你應該得到它!”“我知道你為這次提升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可以只是簡單的一句:“親愛的,這太好了!”
而在后一種反應中,傾聽者的反應重點不在于相同的情緒表達,而是分析、建議、挑戰等其他話題。比如,在上述情況下回應:“你確定現在能夠勝任新的工作嗎?”“你能負擔這個責任嗎?”
結合兩次調查的結果,研究者發現,積極投入地為對方的事情表達相同的情緒,有益于增進伴侶對雙方關系的滿意程度,尤其是對積極事件的反應。那些會為了對方的好事情歡呼雀躍、興高采烈的伴侶,他們對雙方伴侶關系的滿意度更高。后來的重復測試也證明這是一種長期穩定的影響。
看來,很多時候,伴侶之間并不需要對方提供理性的分析指導,而是更愿意在彼此身上找到同悲同喜的情感共鳴。Gable建議,“與對方共享好消息帶來的快樂,這能夠為雙方關系的增長提供許多機會。”
下一篇:他變心了,我該怎么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九個女人讓男人自卑的方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