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走到小區(qū)門口突然不能確認自家門窗是否鎖好,于是返回檢查;老是檢查自己的皮包,看東西帶齊沒有;總是懷疑自家的煤氣沒有關掉;腦海中反復不斷地出現某一件往事、某一句話或對缺乏實際意義的日常瑣事無休無止地思索……
由于生存壓力大,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了強迫癥。目前,強迫癥已經被列入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四大精神障礙之一,成為21世紀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重點。
強迫癥是一種發(fā)病率很高的神經癥。據統計,人群中大約有3%的人患有強迫癥,男性多于女性,多數患者發(fā)病在30歲以前。強迫癥患者可以出現各種各樣的精神癥狀,如每天數十次地反復洗手、苦思冥想一些無任何現實意義的問題……這些癥狀給患者和其周圍的人造成了很大痛苦。
強迫癥的病因目前還不清楚,藥物治療常常效果不明顯。很多患者抱有一種急于求成的態(tài)度,想盡快遏止強迫癥狀,但是幾經努力,不僅難以達到目的,有時反而適得其反,越是著急,內心的痛苦就越大。
在結冰的路面上騎過自行車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要想停車,必須讓車速逐漸地慢下來,決不能猛力捏閘緊急剎車,否則勢必摔得鼻青臉腫。強迫癥患者正如同在冰上騎車的人,出于本能的恐懼,他們總是不由自主地采取“緊急剎車”的方法,這就不可避免地會“摔跤”,越是努力控制,癥狀反而越重,內心越痛苦。
減輕強迫癥狀的有效方法是,不要總去關注癥狀是否存在、是否嚴重,也不要總去考慮如何擺脫癥狀,該干什么干什么。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你的“自行車”順利地滑過了精神方面的這段“結冰”地帶后,你會發(fā)現,強迫癥狀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
下一篇:父母哪些壞習慣會誤導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生命的恐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