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幸福仿佛是只頑皮的小貓,當我們努力追趕,它會逃得更遠,而當我們不再急追,也許它反而會悄悄湊過來。
這并不是一篇“幸福指南”,教你如何追趕和捉住幸福,所以并不保證你看完以后就能更幸福。這里是一些對“幸福”這個神秘現象的觀察、好奇和反思。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在全民追求快樂的現代社會,我們似乎更加困擾和煩惱:幸福這東西似乎滑不溜手,像握在手中的流沙,越是用力抓緊,越從指縫間流掉;書店里滿坑滿谷的幸福指南其實并無想像中的有效;而“有志者事竟成”的原則,似乎也根本不適用在“獲得幸福”這方面。
那些我們在幸福上跌的跟頭
我們通常以為不幸福的根源是匱乏,是不完整,而得到幸福的手段是獲取,是填滿。好像達到幸福的歷程就是一個缺和補的過程。絕大多數人堅信達到幸福唯一辦法就是更多更多更多地占有,有了就能達到幸福的彼岸,好像跨過一條河,就萬事大吉,再無煩惱了。
但實際上你見過一個未得到之前耿耿于懷,因得到而徹底滿足再無奢求的人么?研究數據反復表明,中了彩票大獎的人,最多六個月之內幸福程度就會跌回中彩票之前的水平。樂天樂天,樂的人幾乎都是天生如此。但這些現象并不能阻止我們孜孜不倦地追求目標,追求得到,追趕幸福的影子。
哈佛心理學教授Daniel Gilbert 寫過一本書叫〈〈Stumbling onHappiness〉〉(〈〈在幸福上跌的跟頭〉〉),其中列數很多心理學試驗,表明一些廣為流傳、大家篤信不疑的快樂源泉,例如喜得貴子,例如飛來橫財,并不能真的給人帶來持久或者可靠的愉悅感。
心理測試和研究證明,人對自己的感情反應和對未來情緒的預測完全不可靠,在想象中的發財帶來的愉快比實際發財的愉快要強烈得多。在期待得到婚姻、事業、榮譽、金錢的時候,人類的天性會自然夸大得到之后的快樂感,而得到以后實際的感受大多數人是反高潮的——“原來不過如此。”我們總是以為,如果找到心上人,如果換到完美工作,如果銀行存折達到某數,如果有房有車,就會得到幸福,其實我們完全猜錯了自己的未來心情,而且是進化的規律讓我們天生就會猜錯。
快樂是一個傳神的詞,快樂的感覺注定是短暫的,不可能持續過久。這是個自然現象。在人類幾十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快樂的感覺推動著人類為生存而努力,所以飽餐和戀愛總能給人帶來幸福感,百發百中。但是這種感覺天然就是短暫的,因為它能讓人警覺下降,反應遲鈍,全身的功能被副交感神經系統主導,太放松了很容易被天敵吃掉呢,太危險了。要保護自己的生存,快樂只能是快的,神經細胞之間傳遞的快樂信號,一次釋放數量不多,很快又被回收分解了,不會長時間流通。這都是正常現象。所以,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一下對幸福的定勢思維,遇到廣為流傳的“幸福”概念別忙著奮起直追,先問一聲“真是這樣嗎?”
那些讓我們感覺不幸的源頭
我們通常以為鄰居老張家買了新車,又大又靚;原本平級的同事跳槽去了新單位,薪水翻倍;派對上的客人穿了件香奈兒……你立刻覺得有點心里不舒服。
直覺思路是:“我不開心是因為他有新車/ 跳槽成功/ 穿了名貴晚裝……而我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我也要換新車,跳槽,買晚裝且車要更大更漂亮,工資要更多,晚裝要更美,那我心情就會好起來。
但實際上即使你換了新車,跳了槽,買了晚裝,在對方面前耀武揚威一下也許很爽。但沒兩天新鮮感就過去了,熱度消退,說不定還會更加煩惱。攀比是苦悶和不滿情緒的最大根源之一。世界上任何東西都可以變成攀比的端由,所以我們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即使你收入比別人高,房子比別人大,可總有比你收入更高,房子更大的人哪。或者某某錢沒你多,但長得比你美。或者某某比你朋友多,人緣比你好。我們都不由自主地“比上不足”而煩惱,卻很少有人主動地“比下有余”。這真是個奇怪的現象。為什么我們總是念念不忘不如別人的地方呢?為什么看到別人強過自己就忍不住嫉妒眼紅厭惡對方呢?為什么這么多人被嫉妒和攀比的心情所困,自尋煩惱呢?
這種看似不合邏輯的傾向,或許有合乎進化論的解釋。爭強好勝,爭不過沮喪焦慮,因此臥薪嘗膽,鞭策自己加強競爭力,這是符合自然選擇的特性。進化中第一重要是傳宗接代,保證自己基因的流傳,第二重要就是保存自己生命。要達到這兩條目的,當然是競爭力越強越占上風。物種與物種之間有競爭,物種內部的個體之間也有競爭。在生存資源有限的艱苦環境中,人類既需要緊密合作共同生存,又要盡量擴大自己的優勢。原來如此,嫉妒和攀比是生存危機感和鞭策個人努力工作的必然結果,是幫我們的DNA 流傳至今的天性。但是,跟多數的人性特征一樣,過分走向極端便會帶來弊端。長期的焦慮和煩惱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損害,不但會加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還會讓我們孤立自己,失去親近和信任的人。
而且,現代的環境已經跟人類長期歷史中的原始部落大不相同,被舊環境淘汰選擇出來的有利天性未必適應現實。在原始部落中,一個村里能有多少人可供競爭和比賽?一個人很容易就能成為當地翹楚,而感到內心滿足。但是今天科技發達了,世界突然變小了,借助發達的通訊手段,我們總能看見無數人比自己漂亮得多,富有得多,強悍得多,競爭對手忽然遍布全世界。這時候我們的理智很容易被原始的本能控制,陷入無限攀比和沮喪的陷阱。
有確鑿證據的幸福必勝武器
錢多才幸福,結婚才幸福,有兒女才幸福,這些都是廣為流傳、并對我們的現實生活形成巨大壓力的信仰,可惜,沒有確鑿證據證明這些是可靠的通向幸福之路。
人人都可以自己做個不完全科學的調查,觀察一下身邊的十個已婚者(或者錢最多的人,有孩子的人),十個未婚者(或者錢少但達到溫飽的人,無孩子的人),每天問一次他們心情如何(在一到十之間打幾分),記錄一個月,然后算下平均數,看看傳統智慧是否能成立。實際上Gilbert在他的書里引用過研究數據,通常情況下是不成立的。唯一保證生活高質量和長期滿足感的因素是以下兩條:
第一:健康。生理和心理的慢性病痛尤其嚴重破壞幸福人生,四海皆同。所以,保持健康的身體,比什么都重要,也比什么都有效。
第二:社會關系網,與其他人的精神紐帶。人是社會動物,誰也做不成孤島。當你受到挫折,低落沮喪的時候,只有“朋友和親人的支持”這個保護網才能幫你安全著陸!花費些精力和時間去種植栽培感情紐帶,對于保持健康的心理和愉快的精神狀態效果奇佳。人與人之間有建設性的、互利互益的關系,別看沒有直接可兌換的金額,卻能源源不斷地給你幸福的收獲。
長期穩定的愛情伴侶當然是重要一環,但絕不是唯一的一環。很多人把自己關在二人世界里,懶得建立外界的關系,這種做法等于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風險太大了!,打翻籃子就一無所有了。
將來幸福不如現在就幸福
我們通常以為幸福是件很遙遠,很不靠譜,也難以得到的事,我們必須花費很多努力,爭取到巨大的成功,才有可能獲得幸福。
但實際上幸福就在細微處!愉快的心情并不難得到,不過要養成好習慣,不需要等將來得到擁有什么才幸福,而是現在就幸福,天天都開心。關鍵在于,享受人生的喜悅和幸福,把目標訂得越小越好,眼光放得越近越好!
備一個快樂珍寶箱
這里收藏的不是值錢的物品,而是可靠的快樂事。凡是需要安慰的時候,例如情緒低落,遇到挫折,壓力過大,內心煩躁,就打開珍寶箱,將里面的好東西拿出來使用。
什么樣的珍寶那么神奇,能緩解抑郁心情激發幸福感呢?答案是:問問你自己嘍。什么事情是又簡單又直接又有效的,能讓你一做就心情好呢?下面是珍寶箱的使用說明,好好地回想下自己有什么寶貝,拿張紙寫下來,鄭重地放在保密安全的地方吧。
你收集的珍寶應該
1、 是行為不是物質。要收集的不是一個東西而是你做事的過程,讓你產生愉快感,例如,巧克力不算,但是品嘗巧克力帶來的甜蜜過程才算數。買來囤積的新書不算,讀書的過程和感受才算。
2、 效果可靠。已經被過去的多次經驗證明,一百次里有八十到九十次都會帶來微笑和滿足。從來沒得到過的,例如中了一百萬塊的彩票,不算。沒有實踐怎么知道是真理?
3、 容易隨時做到。專挑難以達到的事去做,自己無法控制的事,要花很大精力很長時間還沒個準兒的事,想想就累了,還能起到快速愉悅的效果?例如升職,漲工資,嫁給十全十美的老公,做生意發財,美貌無敵,都不算數。太不可靠了,偶然性太大了,需要的投入太多了,時間太長了,而且根本不在自己的掌握控制之內。要想迅速的快樂,必須收藏小小的,一抓一個穩拿的寶貝。
4、 廉價。收藏的寶貝不需要你傾家蕩產來交換,不需要失去很多其他珍貴的東西,例如寶貴的人生,時間,健康,信仰,原則,善惡觀,自尊,其他的愉快經歷,他人的利益和權利……才能換得。實際上最好最可靠最值得收藏的寶貝往往是不要錢的無價之寶,即使有價,你也完全負擔得起。
5、 純粹的爽,不帶任何價值評論的成分。漲工資、升職、裝飾性配偶、被別人嫉妒/ 吹捧、被社會推崇等等,都不算。
(鄧碧琴)精彩推薦
權威調查:5%畢業生想過自殺 強檔測試:你最迷戀哪種女人? 心理學家為你解析十大夢中“鬼” 最實用:從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潛意識 揭謊!娛樂圈大牌明星都是說謊精 職場攻略:怎樣從小動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錯?男人下半身壓力源于女人 暴強!如今的大學生為減壓去裸奔下一篇:回憶往事,你是快樂還是憂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每天做五件小事就能有好心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