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一直都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畢竟很多家長依舊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而家長教育的成敗,對于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當家長教育不當的時候,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1、不利于孩子良好“自我意象”的形成
孩子是一個不成熟的個體,尤其是小學生,自我意識正處于客觀化時期,即使是中學生也是“他評”占重要的地位。家長認為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行,結果孩子就真的認為自己是個笨蛋,是個什么也不行的人。沒有了自信,沒有了自尊,或者說自尊與自信受到打擊,以后的發展可想而知了。
2、孩子容易同家長頂牛
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沒有主見,對家長高度依戀,有時候家長批評完了,他們委屈地哭兩聲就完事了。到了青春期,獨立意識增強,反抗心理開始發揮作用,他們也從自我意識的客觀化時期向主觀化時期轉變,他們對待問題,有了自己的觀點,有了自己的主見,于是,開始與家長乃至老師對著干,你說我不好,我還認為你不好呢!這時家長再一味地挑錯,那就加劇了矛盾。輕則親子之間冷戰,重則孩子離家出走,甚至自殺。
3、容易導致孩子心理疾病
家長的一味挑錯,孩子始終處在負面情緒中,久而久之,極容易導致心理疾病。
4、孩子前進沒有了動力
很多孩子之所以很努力,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老師表揚,為了家長夸獎,同學的贊美。老師、家長都一味地貶低他,看不起他,他會怎樣呢?他會破罐子破摔,甚至用惡作劇的方式引起別人的注意。
家長對孩子不正確的教育,就會給孩子帶來以上的危害,因此,在生活中,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對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下一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七種表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判斷孩子心理健康的標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