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關于如何管教孩子的問題由來以久。很多人持不同的想法觀點,以為動輒用武力棍棒解決問題的家長大有人在,在這些人的潛意識里對孩子就應嚴上加嚴,正所謂棍棒之下出孝子么。其實從利于兒童心理的發展角度來說,棍棒的方法不僅不利于孩子的成長,而且易造成極端的成長模式,易形成一些不好的情緒狀態,具體有那些呢,請看小編精心為大家做得歸納。
懦弱 經常挨揍的孩子性子里會形成懦弱的表現。如果孩子經常挨家長的拳打腳踢,時間一久,這種孩子一見到家長,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得乖乖服從。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這種孩子往往會唯命是從,精神壓抑,學習被動。
孤獨 因為時常會受到呵斥孩子會感到無比的寂寥。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認為老師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頭來。于是這種孩子往往不愿意與家長和老師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顯得孤獨
固執 受家長粗暴對待的孩子易形成偏執的性情。有的家長動不動就打孩子,損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產生對立情緒,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搗亂來表示反抗,你要東,他偏要西,存心讓家長生氣。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認錯,犟勁越大,常常用離家出走、逃學逃夜來與家長對抗,變得越來越固執。
從專家的這些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以上介紹的這些心理表現都不應是正常的兒童心理應該有的。而出現這些極端的心態就是有的家長棍棒之下的后果,是很令人吃驚的。所以說,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應以合理的說服和教育為主,當然適當的給點懲罰還是很有必要的。
相關閱讀:父母會批評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下一篇: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攀比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