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吸吮手指津津有味,家長或嚴厲禁止或不以為然說等孩子大一點就會好。殊不知,家長的忽略,久而久之則不利于幼兒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及心理素質的健全,甚至導致內向、孤僻心理的萌生與形成。
“實際上,2歲—12歲的孩子也有心理問題,比如說多動、不
喜歡與人交往、口吃等這些表面行為都潛藏著心理問題,七八歲以上的孩子在學習中表現出的急躁、注意力不集中,這些潛在的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就會越積越多,成人90%的心理問題來自于童年。”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銀川市一心理健康研究所的連老師告訴記者,兒童的心理研究及治療非常重要。
據連老師介紹,目前銀川市雖然有專門從事幼兒心理治療的機構,但是許多家長對此并不接受。一聽到孩子的有些表現被上升為心理問題,家長便反問“我的孩子有心理疾病?”正是家長對兒童心理不了解,才導致了對待兒童問題時的茫然與無措。連老師分析說,孩子吸吮手指潛在的心理問題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在幼兒園或者在家受到了不該得到的批評或委屈、某種愿望沒有得到滿足。這個時候家長應及時給予孩子關注,轉移注意力,通過游戲和交流消除孩子的這一心理困惑。
與治療成人心理問題有所不同的是,除了與心理咨詢師交談外,幼兒的心理治療多是通過游戲來完成的。由于兒童的詞匯有限,他們更需透過游戲的表達方式,來呈獻兒童的心思意念,比如照鏡子游戲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丟手絹能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總之,兒童的異常行為和情緒都可以通過游戲來調適和學習
下一篇:任性的形成原因與對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千萬別用補償心理對待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