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北京演講。每位演講者發言結束,都特地留出10分鐘給聽眾提問,可令人尷尬的是,千余名聽眾竟無一人提問。互聯網上,無數網友從不同角度解讀這個“沒有問題”的問題,而在我看來,最應反思的是我們的教育模式。
小孩子總有問不完的問題:“我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冰棍為什么會出汗?”“金魚為什么不會淹死?”形形色色的問題讓家長們招架不住。
充滿奇思妙想的孩子們長大后為什么提不出像樣的問題?家長們、老師們應該想一想,是否呵斥過孩子,是否責怪過學生,是否把孩子們的思想禁錮了。應試教育強調的標準答案又使學生們放棄了獨立思考,自然也就不會有什么想法或提什么問題了。
在我走訪過的國外學校中,老師們有一句掛在嘴邊的話:“世界上沒有愚蠢的問題。”他們總是認真傾聽學生的提問,耐心解答。一些聽起來“小”的話題也時常在課堂里被提起。遇到一時答不出的問題,就與學生探討或是向專家請教,因此,學生也敢于提問。
世界上沒有愚蠢的問題。人們總是在不斷提問中接近事物的真諦,但凡在科學史上有所發現、有所創造的人,都是善于提問、敢于向權威挑戰的人。這一點對于為人父母者,為
人師者尤為重要。孩子們的求知欲望一旦受挫,日后很難被喚起。而如果給他們一些鼓勵,也許那些最初的奇思妙想他日就能閃耀出美麗的智慧之光 。
下一篇:多給孩子補“心理營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四個孩子的灰色成長報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