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總是很任性怎么辦?如今的小孩子們都是生活在蜜罐子當中的,爸媽疼,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疼,因此,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問題,養成不良的性格。任性,就是現在孩子們特別容易形成的性格,那么,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1、采用“負強化”的方法
任性,哭鬧,家庭教育當孩子任性時,有的家長大聲訓斥、恐嚇,甚至打罵,這不僅無益于問題的解決,還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進一步用任性的行為來與家長抗爭。家長可以用“負強化”的方法,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來對待孩子的任性。
例如,孩子吵著要買玩具,甚至在地上打滾,父母可采取不勸說、不解釋、不打罵的方法,讓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這些行為。
當孩子鬧夠了,從地上爬起來時,父母可以說:“我們知道你不開心,但你現在不鬧了,真是一個好孩子。”并表示出高興、滿意和關心,跟孩子講道理,分析他剛才的行為對不對。
2、在情緒上表示理解
在情緒上表示理解,但在行為上要堅持對他的約束如吃飯的時候,孩子忽然想起愛吃的菜今天沒有,就生氣地拒絕吃飯。即使冰箱里有原料,母親也不應該遷就孩子給他做,應明確表示飯菜準備好了,就不應該隨便更換。如果孩子繼續鬧,可以讓他餓一頓,等他感到饑餓時,自然會找食物吃。
3、采用暫時回避的方法
有些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糾纏不休,這時,家長可以暫時不去理他,讓他感到哭鬧的方法是無效的,他就會停止。事后可以與他坦誠地交流,讓他說明原因。在這時再進行說服教育工作。這種方法對于理智水平較差的家長可能難于做到。
4、榜樣暗示法
當孩子出現任性行為時,家長可以用電影、電視或圖書故事中的典型人物的具體形象、具體情節和行為活動給孩子看或講給孩子聽,使他從中受到暗示,得到啟發和教育。
5、有趣物體吸引法
家長可以從孩子任性的指向性和動機中發現一些蘊藏著的積極的可培養的心理因素,即所謂的“閃光點”加以誘發和引導。這樣做,可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當然,解決孩子任性的方法還很多,關鍵在于培養孩子認識和判斷事物的能力。
假如孩子比較任性的時候,肯定是不會聽你話的,這時候,與其花時間去教導甚至是批評,還不如想方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注意力完全被轉移的時候,任性的行為自然就會消失了。不過,每一個孩子性格都是不一樣的,還是要“對癥治療”。
推薦閱讀:單親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
下一篇:兒童多動癥有哪些飲食禁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有自戀情結家長怎樣對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