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家中的寶,很多時候父母的關愛已經超過了一定限度,其實這樣一直被捧在手心里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自私心理,不愿意與人分享。那么,孩子自私心重怎么教育呢?心理健康專家認為,想要更好的避免孩子自私,應該從家長教育開始。
1.創造分享的家庭氣氛。家長從孩子最在乎的食物開始,如果孩子獨占的話,家長就要把食物拿過來公平地分開,不能再放任不管。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大哭大鬧或苦苦哀求,但家長絕不能讓步,一定要堅持到底。偶爾的“舊病復發”也是正常的,只要家長堅持就一定能糾正過來。
2.滿足孩子的要求要適當。對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適當滿足,對于不能及時滿足的要讓孩子學會等待,不過分遷就,即使孩子很強硬,家長也要把正確的堅持到底,不給孩子留余地。如果有一次妥協,孩子就知道下次有機可乘,所以,家長要有狠心、恒心和耐心及堅持到底的決心。
3.引導孩子懂得體諒他人。家長可以有意制造一些挫折,即碰釘子的機會,適時地進行教育引導,幫助孩子認識自私是不受人歡迎的行為,只有友善和互助才能贏得大家的喜歡。如鼓勵孩子多參加合作性的游戲活動,指導孩子在玩中感受尊重、幫助、謙讓別人的樂趣,并學會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緒。
4.家長要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互相關心、愛護,尤其要多孝敬長輩,給孩子樹立模仿的榜樣,長此以往,同樣的品質和行為方式就會再現于孩子身上。
出現自私的心理,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是會帶來很大影響和傷害的。所以建議父母在兒童成長的這個過程當中,能夠引起重視,給他們正確的家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輔導,這些都是幫助他們避開不良心理的方法。
推薦閱讀:兒童自私心理要謹防
下一篇:冰冷家庭易引發兒童孤獨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卑兒童的猜疑心更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