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打開心結解除婚姻的“心理按鈕”,人在成年之后,與父母之間仍或多或少有些殘存的心理情結。這些與父母間未得到解決的心理問題,常被帶入婚姻之中。
有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們是在與自己的配偶相處,其實是不斷重新經歷自己過去與父母的關系。婚姻關系,可以說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與父母互動模式的重現。這些殘余的心理情結,好似婚姻之河中的漩渦暗流。帶進婚姻中的殘余情結愈多,要渡過婚姻之河的危險性也就愈高。
特殊的“心理按鈕”在婚姻中,我們常會莫名其妙地被配偶“激怒”。有時我們對配偶的某個表情、某個動作或某部分性情覺得特別忍無可忍。配偶無意間說了一句:“你真沒用”,就可能使我們暴跳如雷、小題大做。頓時,我們似乎在配偶身上,又看到了父母嚴酷指責的影子;在情緒上,似乎又重新經歷了童年被父母苛責譏諷的痛苦。這些心理情結,又好似在成長過程中,被設定在自己心版上的“心理程序”。別人按了某個特定的“按鈕”,說了某句話或做了某件事時,經過了自己心中程序的解釋與處理,就產生了某些情緒或行為反應。
在先前提到的例子中,配偶的那句“你真沒用”,打開心結解除婚姻的“心理按鈕”,若能使你勃然大怒,是因配偶正好按中我們的“按鈕”之故。如果我們不是早有那個心理程序(心理情結),我們就不會小題大作。
心理情結會惡性循環一個人不論到了何處,與何人結婚,心中的新舊“情結”(程序)永遠會跟著他。這些情結若得不到解決,同樣的錯誤可能一犯再犯。不幸的是,這種不檢討自己的心理情結(程序),只怪別人按了自己的按鈕,使自己生氣的現象,在婚姻中比比皆是?;榍芭c父母間的舊情結尚未解決,現在又與配偶彼此傷害,制造新情結,使沖突愈演愈烈。新仇加上舊恨,嚴重破壞夫妻之間的感情。擇偶真是一個神秘而奇妙的過程。有位婦女,父親是個酒鬼,她長大后,結了三次婚,三位前夫竟然都是酒鬼。
后來,她的心理治療者發現,這位女性心中有一種強烈的需要,必須照顧她父親那一型的“弱者”。打開心結解除婚姻的“心理按鈕”,惟有當她去照顧酒鬼丈夫時,她才覺得自己有用,得到成就感。
她不知不覺中受酗酒者吸引,嫁給他們,可是,她同時也痛恨酒鬼,因而離了三次婚。她心中的程序是:“照顧酒鬼,是讓我覺得自己有價值、被人需要的惟一方式。”如果這個程序不改變,我們可以預測,她的第四任丈夫,將又是位醉仙。
每個人心版上的程序,應由自己負責改變,不該把過錯推給父母,或其它在童年時曾傷害我們的人。許多時候,別人傷害我們是無意的,有些時候,別人傷我們的心,是因為他們不夠成熟,不知道他們自己在做什么,何況我們在不成熟時,也傷了許多人的心。
打開心結解除婚姻的“心理按鈕”,心理程序的形成,很難說是誰的錯。這本不是個完美的世界,諉過與報復,均于事無補,只會消耗本來可用來成長的精力,反而延遲了我們適應的時間。
下一篇:注定會后悔結婚的幾種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婚姻中糟糠之妻越活越美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