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在網絡中不斷曝光一些明星大喜的日子出現了了低俗“鬧洞房”的情況。而在一些偏遠的農村,這種情況幾乎每天都有發生。那么,鬧洞房的意義是什么?到底是應該杜絕“鬧洞房”還是應該支持呢?心理健康專家是如何看待這種行為呢?
是曖昧的性教育
以前的人很保守,很多新婚夫妻結婚前偷偷瞟一眼就會臉紅,更有甚者僅憑媒妁之言就訂了終身。兩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晚上卻要肌膚相親,做最隱秘的接觸,這是非常尷尬的。因此,新娘子結婚前一天,母親要臨時突擊,搞好對女兒的性教育,省得到時候真刀真槍把自家姑娘給嚇傻了。
性教育有專門的工具,叫“壓箱底”,平民之家多是瓷杯瓷碟的,貴族之家多用象牙雕成的,里面畫的是“黃色圖片”,讓新娘子有個基本的心理準備。
鬧洞房也是性教育的一種。俗話說:“新媳婦三天無大小。”入洞房后,不論男女長幼都可入房“看新媳婦”,逗新娘,葷的、素的一起來,有意使原本羞羞答答的黃花閨女變成大大方方的潑媳婦。
更重要的是,鬧洞房時,眾人要讓新人做各種親密的、隱諱的但是指向性很明確的動作,把新娘子和新郎官的陌生感、羞澀感打消,為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做好鋪墊。這是眾人共同參與的“前戲”。鬧洞房其實就是在表達一種曖昧的性教育:事情就是那么個事情,情況就是那么個情況。
“鬧洞房”雖然是我們國家一種民俗習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民俗習慣逐漸演變成為了一種惡俗,所以小編個人認為,應該杜絕這種行為。要知道,低俗“鬧洞房”會給人的身心帶來惡劣影響,甚至做出不道德的行為。
推薦閱讀:兩招就能綁住男人心 你信嗎?
下一篇:先買房還是先結婚好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怕老婆竟有好處 你知道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