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都說在婚姻家庭中,婆媳之間的相處就像跨越在男人之間的一道鴻溝,左右為難。婆媳難免都會有爭吵的時候,而且,此時如果彼此都口不擇言的話,那么很多話會令男人心理上很受傷。那么,婆媳吵架哪些話不該說呢?
1.老婆可以再選擇,而媽無法選擇
這句話,有相當一部分做婆婆的特別喜歡說。而這在我們看來,這句話是相當有教唆嫌疑的。它的潛臺詞就是,老婆不重要,老婆離了可以再娶。試想想,做母親的說出這句話,兒子情何以堪?是聽你的,還是不聽你的?也許只有那種本身就想離婚的男人,正好可以借母親之名“殺”妻了。但無論成功不成功,顯然是把婆媳戰(zhàn)爭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了。
表面上這句話盡管有點道理,但是稍作思考,卻是十足的混賬話。難不成兒子娶媳婦是替你這個做媽的所娶?真正聰明的母親應該明白,母親再好,母愛再深厚再偉大,但終將是抵不過婚姻的重量,這是普遍的必然,更應該是為人母應該認清和所期望的。兒子夫妻恩愛,其實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是勝過千萬種孝心的。
2.跟你過一輩子的是我,而不是你媽
無獨有偶,也有很多狹隘的女人,喜歡在老公面前說這句話:“跟你過一輩子的是我,而不是你媽!”細作思量,這句話同樣有陷老公于不仁不義之嫌,難不成你讓老公有了你,就不要媽了?在先前的很多文章中,東方專家都建議,作為妻子的,永遠都不要試圖去拿自己和老公的母親相比,沒有可比性,也沒有比的必要,若真要比的話,也確實難于比得過。捫心自問下,你真的可以像他媽媽那樣,保證一輩子不計得失大度無原則地對他好嗎?如果你做不到,那還拿什么總喜歡和人家的媽媽斤斤計較呢?
3.父母的不一定是我們的,只有拿到了手才算數(shù)
不得不說,兒媳說這句話是極為有功利心的,她在逼人家兒子向父母要財產(chǎn),逼老公顧小家,不要大家。這句話理論和法律上是對的,但于情感倫理上卻是為人不齒的。而且這樣的話多半只會培養(yǎng)出一個啃老,不思進取的老公。然而,最讓人費解的就是咱們這個社會的寬容度了,人們似乎已經(jīng)對兒女爭奪父母財產(chǎn)司空見慣了,似乎一點也不以此為恥,正如當今社會“笑貧不笑娼”一樣可悲至極!
4.你們根本沒有把我當成自己家里的人
兒媳婦永遠是別家的人,這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家庭觀念的通病。別看平時大家相安無事不提及,但是只要有點小爭吵,這個病毒就會發(fā)作,讓婆婆過敏,讓媳婦歇斯底里。其實,這其中的原因是兩面的,一方面兒媳沒有把自己當成婆家人,未能真正融入到新的家庭,只待“媳婦熬成婆”,再翻身當主人;另一方面,婆婆確實總是難于把這個新來的女人當成自家人,不管是基于好心還是歪解,處處設防,兩個人總也不能開懷暢談。
5.你選擇吧,有我沒她
每當吵得不可交之時,婆婆和媳婦總會不自覺都向中間的男人扔這么一句話:“你選擇吧,有我沒她!”一副不共戴天的仇恨模樣。這就是在把男人當夾心餅了,就好比人家問你是想死呢還是不想活呢?總之,怎么選擇都是活不成了!
很多婆婆和媳婦在爭吵的時候雖然過癮了,但是夾在中間的男人卻變得為難起來。所以,作為婆媳,還是要多為男人著想一下,兩邊都是對他最重要的人,不妨多忍讓一下,畢竟是一家人,何必互相傷害呢!
推薦閱讀:男人婚后的四大“非分之想”
下一篇:兩地分居怎么尋找幸福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婆媳相處頑疾該怎么解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