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每年的9、10月份,都有不少適宜結婚的好日子,這段時間,忙著操辦婚事的人也多了起來。喜事歸喜事,還是有不少人感到有壓力。除了操心婚禮的大小瑣事,從單身到已婚人士的角色轉變,讓人最難適應。心理醫生建議,用忙碌抵消焦慮,并不是適應的最佳方法,為結婚焦慮時,停下來體會自己的內心變化更有幫助。
ST和華華其實一年前就已經拿了結婚證,而家里人在今年9月幫他們選了良辰吉日,擺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在操辦婚禮的小半個月里,ST和華華都覺得很有壓力,一個做噩夢,對結婚沒信心,一個悶悶不樂,總想找朋友聊天喝酒。兩人半開玩笑地說,“都過了結婚周年慶了,怎么還是很焦慮啊?”
因為承諾 所以焦慮
沒錯,即使在法律的名義上,兩人已經是夫妻,但婚禮還是讓人覺得“我終于要結婚了”。廣州向日葵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師胡慎之做過不少婚姻的咨詢案例,他說,擺酒席,等于把對婚姻的責任告知天下,親朋好友都來見證你對婚姻的承諾,這和小兩口簡單的拿個證,意義感大不相同。
由此可以看出,婚禮不僅是別人對婚姻的見證和認可,還是從單身到已婚的一個正式心理過渡,關心自己內心變化的這個過程,對緩解婚前焦慮,才是更有作用的。
婚禮不是婚姻的全部
關心自己的內心變化,首先要看到,婚禮不是婚姻的全部。有人也許會問,這還用說嗎?可別小看這種“心知肚明”的事,我們平時也能感覺到,當一件事沒有結果時,失控和懼怕的感覺是最強烈的。放在結婚這件事上,婚禮就很輕易成為結束婚前焦慮的一個標志:只要把婚禮辦好,焦慮就消失了。
但焦慮不僅僅是因為操辦酒席,ST說,家里人甚至已經幫他們算過,什么月份和時間行房可以生男孩。覺得自己的人生進入一個被別人控制的軌道,這是他最焦慮和難受的地方。顯然婚禮無法中止他的焦慮,雖然明白,結婚以后也不至于“那么恐怖”,但是仍然放不下。
停止對抗焦慮
有人用忙碌來緩解焦慮,“把婚禮的事情忙完,心里多少也踏實點。”可是另一邊又感覺到,忙碌只是暫時讓人沒有精力去面對婚姻的焦慮。因此,停下來體會內心,不失為消除焦慮更妙的方法。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女孩和男朋友分手后,全心投入工作,不讓自己去想分手的痛苦。但是這個工作打壓戰術,似乎并不起作用。后來她和一位學心理學的朋友說起這件事,一聊才知道,這種習慣從她的父親去世時就有了。她不想承認爸爸已經死去,轉而想用工作來忘掉這件事。最后,朋友讓她停止所有抗拒難受的想法,對去世的父親說,“爸爸,我知道你已經走了。”說完之后,女孩痛愉快快地哭了一場,正式和從前的矛盾、焦慮離別。
結婚也是如此,停止對抗忙碌、害怕和焦慮的所有想法,給自己一點面對它們的時間。婚禮舉行之前,靜下來體會內心那種緊張、興奮、預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未知生活的失控感,然后告訴自己,我要成為別人的丈夫(妻子)了,那將是一個新的家庭和新的生活。有人會通過在婚禮上宣誓、戴戒指來完成這個體會內心的過程,沒關系,沒有固定死板的程序,只要給自己留一點時間,都能很好地定心。
下一篇:何為“性操作焦慮”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焦慮癥與軀體疾病的鑒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