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不去,我不要看醫生!”昨日上午,年僅20歲的某大學一年級學生小楊因服用安眠藥而被幾位老師和同學強行架著來到醫院急救,盡管老師和同學不斷地好言相勸,但小楊仍固執地拒絕治療。醫生介紹說,從小楊的情況來看,應是一名比較嚴重的患者。
【案例】
少年患病留下抑郁陰影護士了解到,小楊16歲時曾患腦部,盡管手術做得比較成功,但在小楊的心里卻埋下了抑郁的種子,總覺得自己是家里的負累,原本開朗的他變得內向而自閉。
“低齡”抑郁癥的八大征兆據室友說,小楊的格十分孤僻,九月份入學后除了上課外,其他時間都躺在床上,經常透露出厭世的想法,并囑咐同學說,萬一自己離去了,請通知其家人為他處理后事。不久前,小楊上一位女同學,求愛不遂后更加重了抑郁心態。昨日清晨,小楊在室內徘徊了一會兒后倒在地上,當同學上前救助并追問原因時,他承認自己吃了14顆安眠藥,隨后,校方把他送到了佛山市中醫院進行急救。
經過1個多小時的疏導后,小楊逐漸打開了心扉,開始配合治療。鑒于腫瘤患者中超過50%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急診科還請心理專科對小楊進行會診,以幫助他打開心結。
【提醒】
謹防季節性障礙秋冬季節歷來是抑郁癥的高發期。據佛山市中醫院急診科徐文沖主治醫師介紹說,部分抑郁癥病人的發病與季節變化有著密切關系,隨著秋意漸濃,“季節性情感障礙”這一精神的病例驟增。
據了解,約高達38%的抑郁癥病人在秋冬季出現抑郁發作,秋季季節的自殺率也是全年中最高的。專家認為,日照時間減少,灰霾天氣增多是引起季節性情感障礙的主要原因,中醫則把之歸結為“悲秋”情緒。即使是在普通人群中,至少也有15%以上的市民有抑郁情緒體驗,而在患抑郁癥患者中,65%以上有自殺傾向。
面對抑郁癥患者家屬該做什么醫生呼吁,抑郁癥是隱形殺手,在秋冬季節應予高度提防,應主動尋求心理醫生的指導,身邊的家人也應多給予關愛。
沉迷在“悲秋”情緒之中竟可以導致自殺,佛山中醫院在兩天之內便收治搶救了3例企圖自殺者。醫生提醒市民,這是一種叫做“季節性情感障礙”的精神疾病,時值深秋,市民應提防抑郁癥的發生。
下一篇:焦慮癥的危害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單身,更容易患群體性焦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