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在吵架時喜歡說自己好的地方,而斥責對方壞的地方。如果你是在辯論中,或如果對方是你的敵人,你無妨這樣做。但假若對方是你最親密、最摯愛的人,我建議你放棄這么有利的武器。畢竟,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他的腦海中閃過一種可怕的想法:他沒有批評自己的所作所為,卻指責朱麗葉酗酒。事實上,他需要朱麗葉酗酒,因為他就可以把所有的錯都推到朱麗葉身上,甚至自己被困在盔甲里也是她的錯。
當騎士意識到自己過去如此不公平地利用朱麗葉,眼淚就如同斷了線的珠子無法停止。
摘自羅伯特費希爾的寓言小說《盔甲騎士(又譯)》
一位朋友對我說,他的父母都七十多歲了,仍然經常吵架,而且每次都吵到似乎恨不得殺了彼此。
他們會吵些什么呢?我問他。
他回答說,起因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最后必定會吵出兩件事,一件是爸爸說媽媽的,爸爸譴責媽媽在20多歲的時候曾經想離開他跟另一個男人走,一件是媽媽說爸爸的,同樣是譴責他在30來歲的時候曾喜歡上一個女鄰居。每當一吵到這兩件事,兩位老人的憤怒就會達到頂峰,很快都會陷入暴怒,那時假若他在旁邊便會感到害怕,覺得空間里彌散著濃濃的殺氣。不過,這只是他的感覺而已,因為他不在的時候父母仍然會吵架,但他們吵了一輩子,從來都是君子動口不動手,而且也沒有誰被對方的殺氣殺死。
但是,為什么四五十年過去了,當年的“背叛”還是念念不忘呢?并且,他們當時只是動了動“背叛”的心思,但并沒有發生背叛的事實,別說性行為,連牽手的最低程度的身體接觸都沒有過。
對此,我的理解是,這兩件“罪過”其實只是擋箭牌而已,這是在親密關系發生沖突時常見的策略,當你因為一件小事對我表達不滿時,我就將“你曾經背叛過”的擋箭牌豎起,這樣你就無法因為這件小事而攻擊了,我就將你射來的抱怨之箭擋了回去。但是,我有這樣的擋箭牌,你也有,畢竟生活了一輩子,誰沒有大一些的過錯呢。于是,為了更好的進攻和還擊,你也豎起了擋箭牌,兩人于是一手持“你犯過重大錯誤,你是個罪人”的擋箭牌,一手持槍,打來打去熱鬧非凡。
擋箭牌似乎可以保護自己,但它具有巨大的殺傷力,它不僅令夫妻吵架每一次都嚴重升級,更要命的是,它令夫妻關系變得不可溝通和交流。本來,任何一個小小的不滿和任何一個小小的快樂一樣,都是一次心與心相通的機會,不管是喜悅、歡樂、感恩,還是憤怒、怨氣、嫉妒甚至仇恨,我將我的感受告訴你,你將你的感受傳遞給我,我們就這樣建立起了鏈接。
在電影《阿凡達》中,納威人只需要將辮子插到六腿馬或飛鳥伊蘭卡的辮子中,心靈感應級別的鏈接就會在一瞬間建立,但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沒有這么便利的方式,我們要不斷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并去感受到對方的感受,某種程度的鏈接感才會發生,而鏈接感一旦會發生,一個親密關系就會變得牢不可破,而那要命的孤獨感也會消失大半。
但是,假若一旦發生沖突就豎起“你是個大罪人”的擋箭牌,那么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你也切斷了感受傳遞的通道。
并不是只有脾氣大的人才使用擋箭牌,實際上,在我看來,幾乎在任何一個親密關系中都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而且很多時候相當隱秘。
多年前,我一位來訪者遭遇到噩夢般的打擊,她發現先生有一個很不堪的事情。她不能接受這件事情,但同時,她更不想離婚,同樣,先生也不想離婚,并發誓痛改前非。并且,他們兩人都各自找了心理醫生為自己做治療,尤其是先生用了很長時間給自己做治療。
從此以后,先生的確再也沒有發生過那樣的事情,但她一直在擔驚受怕,擔心噩夢重演,任何一點蛛絲馬跡都會讓她非常恐慌。只是,她是一位特別知情達理的女子,輕易不會表露負性的情緒,而且她從理性上也知道這可能是自己瞎擔心,除非找到確鑿的證據,否則自己沒有道理去懷疑先生。
這樣過了很多年,她覺得自己越來越壓抑,這件事在心頭上越來越重,成了一團濃重的陰云,于是她又來找我做咨詢。
咨詢期間,一天她又發現先生有犯前科的跡象,一下子有了崩潰感,但我建議她去了解真相,去鼓足勇氣找當時情景中的所有人去談,尤其重要的是和先生去談,當然不一定要把她的擔心說出來,只要去了解他當時的所思所想所為就可以了。
談過之后,她發現,這完全是自己的想象在作怪,她過于擔心噩夢重演,于是一切注意力都放在了防范噩夢上,結果她只關注任何與噩夢相符的細節,但事實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她根本不必擔心。
這讓她一時有了很大的解脫感,但她仍忍不住想,如果以后自己仍然活在這種擔心里怎么辦,下一次要是自己還是這樣疑神疑鬼那該多痛苦,是不是干脆離婚得了,那樣就可以一了百了,再也不必生活在疑慮和恐慌中……
就在這個自然而然的思考過程中,她腦海中突然間電閃雷鳴般有了一個新的發現涌起,她注意到,自己每當和先生發生任何一次或大或小的沖突時,她都會自動聯想到那場噩夢。這個發現令她恍然大悟,她明白,原來,不斷去和那場噩夢糾纏,竟然仿佛是她的一個詭計,只要一使用這個詭計,她就可以逃避掉和先生這份親密關系中的所有責任,而先生就得為這一親密關系的過錯負全責。
明白了這一點之后,那場噩夢,她終于可以徹底放下了,她全然地原諒了她的先生。
需要指出的是,與前面提到的那對老人家不同,這個女子非常溫柔,她不會和先生激烈爭吵。但是,她只是形式上不激烈爭吵而已,她的內心中一直都在劇烈地爭吵,而且一樣的,她無時不刻都在使用“你是個罪人”這樣的擋箭牌,并且比起那對老夫妻而言,她使用起來更加理直氣壯,因為似乎完全毋庸置疑,她的先生就是一個罪人。
值得慶幸的是,她放下了“你是個罪人”的擋箭牌,而放下之后,她清晰地發現,先生是她生命中多么重要的人,他們之間的鏈接是多深,她的的確確愿意和這樣一個男人廝守一生。
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這不僅是職場上的重要原則,也是親密關系中的重要原則。很多人可以在職場上做到對事不對人,但在親密關系中就未必能做到這一點,事實上,我自己很少發現有人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也許原因是,親密關系是我們最在乎的,我們越是在乎,就越是怕承擔責任,就越是希望分出個誰對說錯來,而毫無疑問,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對的,而對方是罪人。
所以,在親密關系中,不去糾纏誰對說錯也是很多婚戀專家們強調的一個原則。
真做到這些原則,首先需要一個意識:談事情A的時候,只談事情A,而不去扯事情B、C和D等等。否則,事情B、C和D等很可能就是擋箭牌。
并且,談事情A的事情,重要的不是去分出個對與錯來,重要的是自己和對方的感受,具體到你自己身上就是,你能否坦承地表達你的所有感受,你又能否聆聽到對方表達出來的感受。
我另一位來訪者,她和先生處于離婚的邊緣,原因看起來很老套,她的先生有了外遇。有了外遇,看起來也是一個不容置疑的巨大過錯,但至少一個心理醫生不會總和自己的來訪者談誰對誰錯,我首先關心的是,“你想要的是什么”。
我一次次問她,事實已如此,但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每一次,她都很清晰地回答說,她最想要的是老公,她不能想象沒有他的生活,而且,她的確發現自己內心中對他仍然涌動著很深很深的愛。并且,有時她甚至也想,其實他們的婚姻早就出現了問題,他們都需要重新學習怎么與對方相處,先生出現外遇只是一個契機。
不只她這樣想,她先生也這樣想,他一樣也不想離婚。
但最后,先生還是動了離婚的心。一天,他提出了離婚。她問,為什么。他說,以前,我在你心中是珠寶,但以后,我在你心中就是一個垃圾,我不想在你面前做一輩子垃圾。
她鼓勵他說,你知道自己錯了就好了,我們以后可以好好過。
聽到這句話,他先生不再吭聲。
先生那樣說,是在向她表達感受。但是,她揮起的擋箭牌“你錯了”切斷了這個感受傳遞的鏈條。并且,她的話也的確驗證了先生的擔心,以后我會在你面前一直是一個錯誤的垃圾。所以,她這句話會更加堅定先生想離婚的心。
我給她講了擋箭牌的概念,也講了幾個相關故事。她有所悟,并反省到,的確,假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么她可以料想,如果他們沒有離婚,那么每當他們發生沖突時,她都可能會甩他一句話“誰讓我沒有人家溫柔體貼呢?”這句話看起來是在自責,實際上是在提醒他“你是個罪人”,接下來的意思就是“你還怎么好意思和我吵架呢?你沒有資格1
她先生很了解她,知道自己以后會一直生活在“我是個罪人”的感覺里,所以他寧愿離婚,盡管他并不愿失去她。
當然,她不想有這樣的結果,那她就需要放下這個擋箭牌,學習體會先生傳遞來的感受,也要學習去體會并表達自己的感受。
所以,我一再問她,當老公給你講這番話時,你的感受是什么?
讓她表達出感受來,這真的不容易。一開始,她講的都是思考,尤其很多是評論,而感受,主要是身體的感覺和情緒這兩種。
最后她終于講到,當老公說這番話時,她心里覺得有些暖,也有些辛酸,她覺得他那時像個擔驚受怕的孩子。當表達出這番感受時,她的眼睛有些濕潤,她說如果再有那一刻重來,她很想抱住他,對他說,我愛你,你在我心中一直都是珠寶,我也不想這輩子一直都生活在你這次外遇的陰影中。
但同時,她也覺察到自己有很大的怒氣和恐懼,這些,她也可以傳遞給她的先生。
“你是個罪人”,這是親密關系中最容易找到的擋箭牌,也是最好的擋箭牌之一。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會主動去追求這樣一個擋箭牌,好讓自己永遠在親密關系中處于優勢地位。
我一個朋友說,她的前男友曾對她明確說,你不妨去試試其他男人,最后你會發現只有我才會對你這么好。果真,她去試了,而后又回到他身邊,他的確還對她很好,但同時多了很多抱怨和諷刺。她受不了,和他徹底分手了。
要命的是,據她所知,他和之前的另一個女友也說過同樣的話,而那個女孩和她一樣也是先背叛他再回到他身邊,最后又徹底和他分手。
顯然,這個男子的兩次戀愛模式是心想事成的結果,他心里想“你不妨去試試其他男人,最后你會發現只有我才對你這么好”,而這句話的前半部分果真成為事實,但后半部分卻未應驗,因為沒有誰愿意生活在“我是一個罪人”的感覺里。
當然,類似這種心想事成,女性更為常見,我也聽到過太多的故事,女性很容忍自己男友或老公在外面亂搞女人,而她們自己卻異常忠貞。甚至,在分手了之后仍然堅守著這份忠貞。這種局面,其實是追求“你是一個罪人,我是一個圣人”的結果。
堅守著這份忠貞的女性,會在分手后仍對前男友或前夫念念不忘,一方面會抱怨他們“不珍惜我”,另一方面又不斷向別人唾棄他們“你看這個禽獸”。一個女子對我說,“我要讓他知道,我永遠對得起他。他這個禽獸1
但是,有時候,這個禽獸一旦和“圣人”分手了,找了一個不是圣人的新伴侶,奇特地不再是什么“禽獸”了。
所以說,“圣人不死,大盜不止”這種格局不只會在政治中出現,在親密關系中一樣會出現。
完整的說來,我們最容易揮舞的擋箭牌就是“我是圣人,你是罪人”。因為這一點,我們在吵架時喜歡說自己好的地方,而斥責對方壞的地方。如果你是在辯論中,或如果對方是你的敵人,你無妨這樣做。但假若對方是你最親密、最摯愛的人,我建議你放棄這么有利的武器。畢竟,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此前,我寫過一篇文章《納粹主義的魔力是什么》,寫那篇文章,是因為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在追求一些看起來很是偉大的東西,其實是為了逃避自己的生活。用美國政治學家埃里克霍弗的話來說,即“逃避自己可憎的自我”。
寫了那一篇文章后,一旦有人和我談話時跑題,從當前的小話題進入了一個宏大的話題時,我就會開玩笑說,你是納粹。
本來,希特勒之所以能執掌德國,就是因為德國整體處于“可憎的”狀態之中,需要找一些替罪羊去轉移這一切。于是,希特勒用“我們是偉大的雅利安后裔,其他人種都是低等民族”這一策略蠱惑了德國,這其實不過是擴大版的“我是圣人,你是罪人”而已。
而且,那些“偉大”的運動也會成為我們在家庭生活中爭斗的擋箭牌,所以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們國家有很長一段時間陷入了可怕的親人相殘的狀態,因為我們本來就在尋找擋箭牌,而偉大的運動本身就給我們提供了偉大的擋箭牌,讓我們可以在一個很小的沖突中去拼命壓制對方。
所以說,放下親密關系中的擋箭牌,是個人生活和社會體制的重要基石。
下一篇:你的手指長度竟暴露了泡妞套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揭秘男人時的9個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