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低收入女性有何心理特點?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屬于高薪階層,但是因為工作或者是時運能力的問題,還是有很多的人一直處在低收入的隊伍里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析低收入女性的心理特征。
一、“低”收入女性習慣于忍受低收入
“低”收入女性所以能接受收入較低甚至無法滿足基本需要的工作,通常是因為這種工作能給她們帶來“自由”。我記得在一次輔導課上,一位靠替人打雜(如修剪花木、照顧孩子、粉刷房子)謀生的女士說:“我一直覺得,高收入的工作意味著我得放棄自由,經常加班。”但實際上,她現在總在抱怨:“我不停地干活。總在干活,沒別的。”
高收入女性認為,報酬必須與工作時間相當。但“低”收入女性卻很少想過(也不感興趣)自己的收入也能高上去。高收入女性通常會選擇收入更豐厚的職業,希望自己的工資水漲船高。“低”收入女性卻連想也不敢這么想,不相信自己也可以掙上一大筆。
這樣的話我已記不得聽過多少次了:“我也可以掙得更多?這個問題從來沒想過。”我自己就對人說過這話。我那一代人都是如此。當時,可供我們選擇的職業很大程度上還只限于護士、教師或打字員。即使是今天,大多數女性仍集中在收入很低的“粉領”行業。在這些行業里,低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一半以上的職業女性只能找到傳統上多由女性來做的低收入工作,尤其是文秘和服務性行業。她們也許很少想過這樣做是否明智,更沒想過要向傳統開戰,目光短淺,任人擺布。
有人說過:“腦子里想什么,眼睛看見什么。”錘子的眼睛,看見的肯定是釘子。“低子”收入女性的眼睛,看見的都是荊棘。
二、“低”收入女性總是低估自己的價值
女性尤其容易低估自己,這也正是她們收入“低”于潛能的原因。在眾多大學進行的一系列調查表明,同樣一份實驗室的工作,女性能夠接受比男同事低得多的報酬。這一點不因女性前一份工作的收入高低而改變。其根源,按照某些心理學家的說法,是一種“壓抑效應”。
根據最新一期《美國心理學學會雜志》的定義,壓抑效應是指:在社會上只占少數的人群,在社會精英層面前,往往容易低估自己。弱勢群體會認為,自己的這種弱勢地位是理所當然。看到優勢群體(即男性)的優勢時,女性會認為是本該如此,而不管這種優勢是多么不公平。”“從來如此!”她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實際工作中,這個結論又被一再驗證。她們一開始就認為自己不該拿那么多,所以容易接受較低的收入。
低收入不是什么可恥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不能夠保證心理健康,那么就容易產生誤解,這樣對生活還有工作也容易失去熱情,因此希望女性朋友們能夠更注重心理調整,正確的面對工作和生活。
推薦閱讀:婆媳相處勿碰四個“禁區”
下一篇:女人“性感”養成7大秘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咬嘴唇讓男人把持不住的小動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