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類型:碌碌無為型
癥狀:年終考核就快到了,一年下來沒什么讓自己滿意的表現
處方:給自己制定合理的心理坐標
一年來,雖然應了那句“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貓頭鷹晚”的調侃,可到年末做總結時有些人一回想,卻實在想不起自己做過什么拿得出手的工作。中國人素有“年終算賬”的習慣,“過年”也因此成為“過關”。重壓之下,那些面臨考核的上班族較易產生恐慌或無所適從的情緒。這在一些急于突破職場上升“瓶頸”的人身上更為常見。
專家認為,出現這些情緒,與現實給自己的定位存在落差有關,需要正確客觀衡量個人能力。接下來的一年,又要開始給自己制定新年計劃,這個時候就別太好高騖遠,現實一點,合適自己。也別期望自己每年都在大步前進,有時候原地踏步也是為了將來更好的進步打基礎嘛。對于真正的停滯不前,那就要找找原因了。
類型:獎金嫌少型
癥狀:為什么拿的年終獎比別人少
處方:擺平心中的那桿秤
還有個關于金錢方面的問題,在年底也是要拿出來一說的,就是年終獎的事。看到別人拿的獎金比自己多,有些人就會覺得不公平。其實心理專家對這個還專門有個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曾提出一個“公平理論”,認為人們對于公平的感覺,不僅僅受絕對報酬(即實際收入)的影響,而且還要受相對報酬(即與他人相比較的相對收入)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把自己付出的勞動與所得報酬和周圍的人作比較,如果覺得這種報酬不合理,就會產生不公平感與不穩定感,進而產生很多負面情緒。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更需要擺平心中的那桿秤,正確面對年終獎問題了。
下一篇:大學生就業:心理充電第一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打造個人品牌,成功出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