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除了抑郁癥之外,還有神經衰弱,但是事實上,大部分人都只是只聞其名,并沒有見到過真正意義上的神經衰弱患者,也就不知道神經衰弱是一種怎樣的疾病,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判斷生活中的神經衰弱現象呢?
1.腦器質性和軀體疾病 神經衰弱癥狀常見于各種腦器質性疾病,如腦動脈硬化、顱內占位病變、顱內感染、顱腦損傷后;各種急、慢性工業中毒;以及各種慢性軀體疾病,如肺結核、潰瘍病、慢性肝炎、鼻竇炎、甲狀腺及腎上腺疾病等。如果神經衰弱癥狀發生于上述疾病之后,則應診斷為上述相應的腦或軀體疾病。
2.重性精神病 神經衰弱癥狀可見于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癥等重性精神病的早期、病程中和緩解期。這類患者早期可有神經衰弱癥狀,往往不主動關心自己的健康,不積極要求治療,并有相應的精神病性癥狀存在,可資鑒別。
3.其他神經癥性障礙 神經衰弱癥狀也常見于焦慮障礙、惡劣心境、軀體化障礙、疑病癥等。如果患者有這類疾病的典型癥狀,按等級制診斷原則,不再診斷為神經衰弱,而診斷為各種相應的疾病。
這里需特別提到適應不良問題,尤其是大學生遠離家鄉、親人,學習方法與中學不同,生活環境也不一樣。特別在寄宿制學生中,對集體生活感到很不習慣,發生類似神經衰弱癥狀群,其實都是適應不良。以往對適應不良認識不足,頗多被診斷為神經衰弱。有些患者到處求醫、服藥,但效果不佳,而經心理治療,短程心理分析,療效顯著。
4.疲勞反應 正常人在腦力或體力過度勞累之后,常會產生疲勞反應,出現頭痛、頭昏、嗜睡、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或煩躁、易怒等癥狀。但這些癥狀歷時短暫,引起疲勞的因素消除后,經過充分休息,即可迅速恢復常態;一般并不引起患者過分煩惱或不愉快的情感體驗。如果工作負擔已減輕,適當休息之后,上述癥狀仍持續存在,或時輕時重,遷延不愈,達3個月以上者,則應診斷為神經衰弱。在流行學調查時,除要求符合癥狀學標準和嚴重程度標準外,病程必須持續達3個月以上,對排除其他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5.慢性疲勞綜合征 慢性疲勞綜合征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這是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建議使用于一類病因未明,以慢性疲勞為特征的綜合病征的名稱。
根據上面的五個判斷標準,我們可以知道,實際上在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甚至自己患上神經衰弱的癥狀,不過大部分的程度比較輕微,所以我們并沒有在意,只要對自己的生活進行適當的調節,那么很快就可以恢復了。
推薦閱讀:中醫按摩穴位治療神經衰弱
下一篇:遠離神經衰弱 七款養心安神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神經衰弱的女孩的心理特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