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保健專家表示,對于同性戀者來說,他們的這一行為不僅會受到社會的排斥,還會承受來自家庭的巨大壓力,面對孩子同性戀這一現實,如果父母能夠理解和包容他們,有利于他們的精神健康和自尊心的保留。
美國羅格斯新澤西州立大學社工學院副教授邁克爾·拉薩拉博士研究發現,現在的同性戀男女年紀輕輕就跟父母宣布“出柜”了,平均年齡17歲,相當一部分提前到14歲,“這是好事情,是進步的標志。”
盡管社會對同性戀的態度越來越寬容,但很多父母仍然持排斥的態度。在美國,很多父母將同性戀的孩子掃地出門,切斷經濟上的供養,有的父母還訴諸暴力,有的父母當孩子已經死了,似乎不再認識自己一手養大的子女。因此,考慮“出柜”的“拉拉”要對父母的反應有充分的準備。拉薩拉稱,如果父母有下列情況,同性戀的孩子繼續留在“柜”里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父母經常有反對同性戀的言論,或者對同性戀表示厭惡。例如,媒體上有時會有“同性戀婚姻”之類的報道,父母看了之后會怎么說?
◆父母察覺到孩子是同性戀后威脅要“對你不客氣”。有時,父母可能對孩子的行為產生懷疑,以為威脅一下就能把孩子“恢復正常”,這些表現都不可等閑視之。
◆孩子在經濟上尚未獨立,還要依賴父母生存。如果“出柜”后被父母趕出家門、不給上大學的學費怎么辦?這些孩子最好在“柜”里待到畢業,直到找到工作并有了自己的住處。
◆如果父母出現消極的情緒,孩子的內心不夠強大,聽不得父母說“你看看,你這是找死!”“我寧愿你說你殺了人!”那么宜暫緩“出柜”——盡管很多父母都只是一時沖動,并不當真,而且說過就后悔了。
◆如果孩子的直覺說“不”,那么最好相信自己的“內在智慧”。
如果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出柜”,可遵循拉薩拉的建議:
◆告訴父母前,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被趕出家門該怎么辦?沒錢怎么辦?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孩子需要找好外援,例如同情自己的親友和學校的老師,必要時需要他們收留住宿,在自己受打擊的時候能夠提供情感的支持。
◆告訴父母時,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也許永遠沒有“最佳的時機”,即使有也可能因為太緊張而錯過。那不要緊,只要不是家庭出現吵架或者遇到困難的時候提出就好,以免父母以為孩子是在故意傷害他們。也不要選擇婚禮、葬禮、節日等重要時刻,以免太出人意料,令事情變得復雜。
◆告訴父母,孩子還愛著他們,想和他們保持親切、誠懇和充滿愛的關系——這也正是“出柜”的目的。薩克斯曾訪問過65個同性戀孩子,發現如果父母見到孩子過得很好,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就能緩和父母擔憂、自責和悲哀的感受。
◆不要期望父母馬上能接受。父母需要時間來處理自己的不良感受。畢竟同性戀者自己接受自己的性取向也有一番糾結的過程,父母也不例外。在此期間,孩子可以讓父母多了解關于同性戀的知識。
以上就是專家為大家介紹的關于同性戀易發生在閨蜜當中,相信接觸過同性戀者的朋友們對這個問題深有體會,對于這樣不正常的性取向,不管是朋友還是父母一時很難接受是非常正常的。
推薦閱讀:同性戀患者如何進行心理治療呢
下一篇:把兒子當成女孩養 容易導致同性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什么原因造就了女同性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