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同性戀自古以來就存在,他們在行動或心理上喜歡與同性的人發生性關系,這是不同于常人的性取向。普通人是難以理解的,同性戀這種心理是從小開始慢慢萌發的,大家應該引起重視。同性戀的心理也與常人不同,下面就為大家講講。
同性戀的形成與遺傳、激素失調、體格特征及社會文化的影響都有一定關系。就同性戀形成的心理特征而言,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早期形成的對性欲的敵視,其后發展為對性欲、特別是對異性戀的否定;二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很低,未成熟的感覺根深蒂固;三是對同性戀性滿足的強迫性不斷增強。
同性戀者在其早期的生活環境中,較其他人受到更多反性欲行為的影響。他們的父母不鼓勵與異性成員間任何私下的、直接的個人聯系,使孩子意識到非性愛的接近可能引起性愛的親密。
因而,對接觸異性有厭惡感,以致完全避免這種接觸,在異性成員面前感到不適,甚至焦慮。這些孩子的父母對他們與同性的交往則無異議,甚至贊許。父母對自己異性的敵意和懷疑態度也會阻止子女接近異性而使之轉向同性。具有反性欲心理的少男少女,由于心理和身體條件的影響,在其后的成長中如果屢遭挫折,特別是在異性戀中經常受到拒絕和挫敗的人,最終導致自尊心和自信心缺乏。
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是毫無價值的人,沮喪及未成熟的情感和觀念籠罩心頭。真性同性戀者自認為同性戀行為難以糾正,對異性有異常的憂慮,對異性戀關系有不可抗拒的恐懼。種種原因使同性戀者強迫自己繼續從事同性戀活動。
現代社會,大家對同性戀已經是見怪不怪了,但是我們真的能夠理解這種不正常的性心理嗎?其實大家都想做一個正常的人,我們要想有一個健康正常的生活就應該從小注意心理健康的保護工作,這樣才不會導致心理上出現偏差。
下一篇:同性戀你了解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同性戀取向到底該不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