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網絡成癮已成為人類邁入互聯網時代后,產生的一個新的社會問題。
浙江理工大學最近成立了治療網絡成癮的心理咨詢室。這個心理咨詢室的不同之處在于,納入治療范疇的不僅是網絡成癮的孩子,還包括家長、學校,甚至和孩子一樣沉迷網絡的朋友。
有些孩子并非真的成癮
問題可能出在家長身上
在這個新成立的心理咨詢室里,專業心理咨詢師首先會出示一份問卷,回答問卷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填完后,心理咨詢師將會和家長進行面談評估。如果確定為“網絡成癮”,就要進行第二步,即對孩子的干預輔導。干預的形式有很多種,比如游戲、角色扮演、訓練等。
“陷在網絡里的是我的孩子,又不是我,為什么我要先接受咨詢?”在實際治療中,一些家長不理解。
“我接觸到不少孩子,他們并非真正的網絡成癮,而是一時找不到感興趣的事情,用上網來打發時光。這些孩子只能說是過度使用電腦,而并非網絡成癮。”親和心理健康中心業務總監、心理學博士駱宏說,“這時如果家長硬把孩子向網絡成癮的范疇里推,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起到負面作用。”
浙江理工大學心理系老師曾鵬,也是心理咨詢室的咨詢師之一。他說,讓家長參與心理咨詢,能讓家長更好地與孩子交流溝通,挖掘發現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和目標。“我們還期望,組建一個網癮少年的家長俱樂部,家長可以互相支持和宣泄,互相溝通教育方式。”
哪些孩子容易網絡成癮
性格內向的可能性較大
據《中國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青少年網民網癮比例高達13.2%,其中,初中生達23.2%。以此估算,全國1650萬未成年網民中,就大約有近245萬青少年沉溺網絡不能自拔。
浙江理工大學心理系鄭燕老師的一篇論文,就是有關網絡成癮行為的心理學研究。鄭燕采用網絡在線問卷調查的方式,在網絡上設置調查問卷,共獲得了有效問卷5743份。
鄭燕通過心理學方式研究后發現,網絡成癮發生的幾率與個人的某些個性心理特征有直接聯系。比如,孤獨、壓抑感強、強迫感水平高的人更容易成癮。通俗地解釋,那些性格內向、焦慮傾向嚴重、不善于與人交往的學生網絡成癮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自律能力較差的學生也會不知不覺沉迷網絡。
此外,研究結果還顯示,網絡成癮水平高的人偏好網絡帶交互性質的社會服務功能,比如在線游戲、聊天、社團活動等;網絡成癮水平較低的人比較偏好非交互性質的信息服務功能,比如信息搜索、電子郵件、下載、瀏覽網頁、電子商務等。
確定孩子是否有網癮
你可先做做這份問卷
“一次咨詢、一場演講,的確能幫助家長找到一些方法,把孩子從網癮中拉出來。可是這些都是短期的。咨詢、演講結束后,家長遇到問題又該找誰?”駱宏說,在親和心理健康中心專門開設一個治療網癮的項目,就是希望為社會提供一個固定的、長期的場所提供幫助。
在去找心理專家前,建議家長們先在家自我評估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網絡成癮”的傾向。以下是親和心理健康中心專家提供的幾個問題。
青少年目前狀況如果在具備第一條的基礎上,同時具備2-4中的任何一條,即考慮有“網絡成癮”的可能,需要進一步由專業人員進行評估。
1、上網給青少年的學習、工作或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帶來明顯不良影響;
2、每天總是想著去上網;
3、每當因特網線路被掐斷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網時總會長時間感到煩躁不安、情緒低落或無所適從;
4、覺得在網上比在現實生活中更快樂或更能實現自我。
雖然沒有因為上網影響到生活或學習,但經常使用網絡并同時具備以下兩條時,考慮具有“網癮傾向”。
1、實際上網時間往往比自己預期的時間長;
2、向親人隱瞞自己的上網時間。
下一篇:網絡性愛引爆“網上淫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虛擬性愛,第幾類情感?(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