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網絡在虛擬和現實的兩個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亦真亦幻的橋梁,在這座橋上穿梭的人群之中,腳步最輕盈、心情最激蕩的當屬那些“網戀”者,尤其是那些已婚者“網戀”的心理背景,更是格外引人注目。那么已婚男女“網戀”的心理因素有哪些呢?
已婚男女“網戀”的心理因素1.好奇的驅使
好奇是人的天性,就算是成熟的已婚者也不能例外。盡管“平淡人生”已經被許多人奉為生活的“座右銘”,但是好奇這個與生俱來的天性,是一般人很難永遠消除的。走過“初始興奮”期的婚姻往往是乏味的,每日重復地面對著生活中平淡無奇的柴米油鹽,一部分人會出現心理上的審美疲勞,這種枯燥和厭倦的感受會日益增加,生活的情趣已經是東去流水。一面嘆息自己的生活好無奈,一面羨慕別人的生活好精彩,已然成為了已婚人士心中煩惱之源。
習慣淡漠生活的人,一旦接觸到浩瀚如海的網絡,久已沉寂的心海自然會泛起獵奇的浪花,萬花筒般的熒屏,吸引著一個個“新奇士”在這里拓展和開發心境。這里五彩繽紛,這里琳瑯滿目;這里可以隨意“瀏覽”,這里可以盡情“下載”。QQ的紅線,通過鍵盤的韻律,在茫茫人海里 “快捷”地尋找到“情緣”。你相信緣分么?或許,這是上帝鬼使神差地撮合,讓兩個孤寂的心靈產生了碰撞,彼此合演起“激情燃燒的歲月”。從素不相識到彼此間真情地流淌;從真情的流淌到激情的升華;從激情的升華到“情結”的編織,那種互動的奇特感覺,仿佛已經飄逸在情感的魔幻宮殿中……
在網絡這個超級游樂場中,玩樂不只是兒童的專利,成年人也可以在這里盡情耍弄心理游戲。
已婚男女“網戀”的心理因素2.“本我”的膨脹
人格理論的先驅弗羅伊德把人的“我”一分為三,即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具有強烈的獨立性和動物性,它不受邏輯的支配,也不受道德的鉗制,膨脹的“本我”會不顧一切地驅使人去滿足自己的享樂欲望。
已婚者的“網戀”多發生在中年時期,此時,人處在生命的“黃金”階段,事業有成,“立而不惑”。但很多情況下物質的滿足卻總也填補不完精神的空洞,富足的物質享受帶來的身心不平衡感反而加劇人對精神樂土的索求。導致頑強的“本我”不顧“自我”和“超我”的壓抑,奮然揚起自己的旗幟沖向精神樂園。
面對急劇膨脹的“本我”,縱使象征理性和信念的“自我”和“超我”,此時也只能露出滿臉的無奈……
已婚男女“網戀”的心理因素3.從性壓抑的痛苦到意淫的享受
性壓抑,對已婚者而言,無論是身心都是一個莫大的痛苦。
吃不著葡萄會無奈地說葡萄酸,可是品嘗葡萄的美味后,還會說葡萄酸嗎?
不能留根的“公公”和修行的和尚,都沒有品嘗過女人的味道。可憐的前者,被皇帝老兒廢掉了“武功”,虔誠的后者,被戒律擋住了天性之門。我們常常能明白吃不著葡萄的無奈,同情他們對沖動的渴求。然而反觀那些已婚者的性壓抑又是怎樣一副光景呢?恐怕那些 “公公”和和尚是永遠無法體驗到這其中的辛酸了。
以上這些都是已婚男女“網戀”的心理因素,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才會有那么多的已婚人發展出網絡戀情。
下一篇:如何引導你的孩子進入互聯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心理缺陷的孩子會迷上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