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孩子總是喜歡磨磨蹭蹭的,這種性格的孩子總是讓家長變得頭疼,在性格塑造過程中,家長們總是希望能夠改變孩子們這種磨磨蹭蹭的性格。但是如何才能進行性格塑造呢?首要任務就是要改變孩子的興趣愛好,這樣才有可能。
改變孩子興趣愛好能改變磨蹭有調查顯示,小孩子愛磨蹭可能有幾大因素。一是對所做的事情沒有興趣,也就難免心不在焉,拖沓散漫。二是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5—6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是10分鐘左右,7—8歲的孩子可以堅持15分鐘,上小學的孩子也只能維持20—30分鐘,再加上易被新異刺激“搶”走注意力,所以容易養(yǎng)成拖拉的習慣。三是在家長或老師的逼迫下做事,使他們喪失了做事的積極性。四是孩子年紀尚小,本來就不懂做事的正確方法,缺乏合理安排事情的能力。
不管孩子為什么磨蹭,這些都是家長的原因,家長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行。特別在8歲以前,孩子還沒有形成固定的生活和做事習慣,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他們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些家長做事較慢,或者家庭環(huán)境比較噪雜,這都會影響孩子做事的效率。此外,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或在孩子做事時指指點點,都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家長要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改變磨蹭的習慣呢。有以下四點,一是要發(fā)掘孩子的興趣點,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以此來調動孩子做事的積極性;二是根據(jù)孩子年齡特點培養(yǎng)他們的注意力,一對一語言教學(比如講故事)對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特別有效;三是根據(jù)孩子趨利避害的特點,可對他們施以簡單的懲戒,比如不按時吃飯就收走餐具,幫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四是有些事情,家長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與孩子比賽,一方面提高孩子做事情的興趣,另一方面加快孩子做事的速度。
相關閱讀:在校大學生疑因助學金評定心生不滿捅死班長
下一篇:家長不要責怪自己孩子沒教養(yǎng)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扭曲的童年 扭曲的孩子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