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兩個“倔強期”:第一個是從3歲至5歲;第二個則是12歲至15歲。可見,孩子的倔強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然階段,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實現“自我尋找”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孩子遇到挫折、感到失望時的正常表現。那么,父母在孩子的“倔強期”應該如何做呢?
幫控情緒
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努力控制住這種不良情緒,對孩子的無理行為不可視而不見,但要等孩子氣消之后再進行批評,因為在感情沖動時,一切理智的論證都是無效的。
消滅萌芽
父母應注意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不要讓孩子形成與父母爭吵的惡習。
避免暴力
不要讓孩子學會欺侮別人。
留有余地
父母對孩子不要在每一件瑣事上都發命令,要明確主要目的。提出要求時,要留有時間余地。
用語肯定
在生活中多使用肯定語,少用否定語。比如說“把房子收拾干凈”要比說“不許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好得多。
嚴守規則
家庭應建立固定的習慣和秩序。一般不必多,但父母必須嚴格遵守規定,為孩子樹立榜樣。同時,還要選擇一個固定時間與孩子進行感情交流。在與孩子交談時,父母要認真聽取孩子的想法,并注意孩子的情緒。
下一篇:孩子愛撒謊 原因何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其實家庭環境最能塑造好的心理素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