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何發展孩子的“心理彈性”,一名考試經常得第一名的中學女生,突然失去學習動力,不愿到學校繼續上課,老師和家長該如何應對?
近日成立的靜安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負責人與該女生的班主任約定時間,計劃設置一系列心理干預方案。今后,中心將把心理健康指導分別送進校園、社區和家庭,讓孩子們受到更多溫暖的“心靈呵護”。
走進位于余姚路139號的 “靜安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兩間心理咨詢室分別被布置成冷、暖色調,心理咨詢師將定期坐堂,為患有焦慮癥和抑郁癥的孩子提供分類心理治療。心理反饋訓練室里,一套高科技智能訓練設備會通過調節呼吸、肌肉訓練等方式,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此外,這里還有符合孩子身心特點的運動松弛室、音樂放松室、沙盤室等,配備專家和志愿者作為后援團隊提供服務。
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重在早發現、早干預。專家認為,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還是“堵窟窿”,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多;每個中學往往只配備一名專職心理老師。在心理咨詢師看來,每個學生都具備克服困難、自我發展的潛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在于通過各種途徑去發展孩子的“心理彈性”。
目前,靜安區正依托該中心探索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務,比如各所中小學已建立心理輔導活動課制度,由班主任定期給孩子們上心理課,還定期開展公開課評比,鼓勵班主任老師關注學生心理健康,鼓勵孩子學會自我心理調節方法;今后,中心還將定期走進社區,為家長和社區工作者輸送心理健康講座,鎖定社區青少年等特殊群體,打造一張全方位的心理關護網絡。
下一篇:從女人的穿鞋習慣看性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塑造學生良好的性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