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方法上,最喜歡用責罵打罵的手段。這些家長感覺只有讓孩子吃一塹才會讓其長一智。事實真的如此么,其實不然。這種最簡單粗暴的手段不僅不利于孩子性格塑造,而且這樣的方法持續下去的話,容易讓孩子的性格朝畸形的方向發展,而出現這些畸形之前是有預兆的,下面就看看這些預兆都是以怎樣的方式表現的。一起看專家的報道。
極其固執的心理:這樣的孩子表現在對任何事都是以我為主不在乎他人。
有的家長動不動就打孩子,損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產生對立情緒,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搗亂來表示反抗,你要東,他偏要西,存心讓家長生氣。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認錯,犟勁越大,常常用離家出走、逃學來與家長對抗,變得越來越固執。
難以捉摸的怪癖:當孩子受到家長的粗暴對待后很容易產生孤僻的性格。
有的家長打了孩子以后,還硬要孩子“認錯”,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這樣做,只能促使孩子思想的排他傾向加劇。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長的要求去做了,實際上,抵觸情緒很大。在被打之后,他會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怪僻。
捉摸不透的心理:受家長的影響,孩子也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舉動和思想。
有的家長打過孩子以后,又覺得心痛后悔,即去撫摸孩子挨打的痛處,甚至抱著孩子痛哭,并加倍給孩子以物質上的補償。這種情況,在開始時孩子會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時間一久,也就習以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變得喜怒無常了
看來,不少家長采取的棍棒政策對孩子的成長不僅無益,而且能在其性格塑造方面產生極為惡劣的影響,直至出現畸形。而要解決這些問題,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是良策,以上專家的介紹無疑就是最好的答案,希望各位家長看后能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科學教育引導。
相關閱讀:適當的刺激能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
下一篇:三招助你養成樂觀的健康心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警惕經常打孩子易出現的后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