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很多人的認識中,性格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這就是所謂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很多人都對自己的性格存在不滿或是向往一些比較好的性格,多半是與自己的性格相反的,但是卻認為難移改變。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后天的性格塑造也是可以的。
60年代后有一種理論——“預限理論”,認為刺激超過了預限的值以后就可以使人的性格發生變化。孩子先天的個性、素質只是奠定了基礎,孩子以后的發展道路是漫長的,和以后的生活經歷也有關系。
比如,一個孩子很膽小,不愿與人交往,后來的工作環境是在軍隊里,這是個集體,需要他與人交往,需要參加許多集體活動,甚至殘酷的斗爭,這樣的環境就會使他變得堅強、開朗、豁達。
又如一個很開朗的人,很愛笑的人,到了一個嚴密封鎖的環境中,不許他和別人相處,最后,他也可能變成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所以環境影響著人的心理活動,同樣也影響著性格的形成。生活、環境、時間都是改變性格的最好的雕塑師。
性格是可以鍛煉的,若是大家對于自己的性格不滿意的話,只要有持久的恒心和毅力,都是恩能夠做出改變的,關鍵是大家一定要堅持。性格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想要改變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大家需要保持心理健康,這樣才能夠不斷完善自己的性格。
下一篇:常打孩子 易出現這些不良后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家談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