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經常有家長打電話詢問,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總是表現出對事物的抵觸情緒,見到陌生人不愛說話,自己有新的想法也不敢說。這是怎么了。其實對于這些家長所反映的事情,在育兒當中屬于寶寶有自卑心理的障礙。對此,只有以科學的方法適時的對其進行引導才利于孩子好的性格塑造。為了滿足各位家長對此方法的渴望,我們特意請到了專家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
從改變形象入手。
從孩子的儀容外表改變做起,對其進行引導。便是改變他們的心態,克服自卑心理的一條捷徑。據國外最近的實驗顯示,人在舉重的時候如果大聲喊叫,就能多使出15%的力量,舉起更重的杠鈴。實驗同時還證實,昂首闊步的舉止以及整潔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因此,專家認為,家長對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應特別注意教育他們改變自己的形象:穿整潔大方的服裝,講話爽快,走路昂首闊步等等。
用言語進行暗示。
思想是同過言語來直接體現的。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改變消極的心態,因而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用“你聰明!”“你一定行!”之類的積極語言為孩子打氣,或是在此基礎上,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擬定一句鼓舞斗志的話,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在語言暗示后再滿懷信心地去上學。
培養孩子發揮長處。
應根據孩子的特長合理的進行引導。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長,就連天才也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相反,一個人若能揚長避短,強化自己的長處,就是有殘疾的人也能充滿信心,享受成功的快樂。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勢,并為他們提供發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關鍵。
不難看出,寶寶有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除了一些先天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家長在其性格塑造環節出了問題。只有以科學專業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進行引導培養,孩子才能有樂觀自信的好性格。希望剛才專家的這些介紹能對各位家長的育兒知識掌握有幫助,從而更好的教育下一代。
相關閱讀:兒童的自我心理要被重視
下一篇:專家來談孩子憂郁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性格軟弱 家長三招應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