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有人能說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其實不盡然,后期的性格塑造會改變一個人,也許孩子從出生開始,無一天不受著家庭和環境的各種影響,其脾氣秉性的形成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才能正確進行性格塑造,讓孩子更富同情心呢?
簡單方法讓你的孩子有同情心同情心是人類非常重要的品質之一,其中孩子的同情心是構成完美個性、良好品德的要素之一。同情心的培養也要從小開始,這對現在的獨生子女尤為重要。孩子的同情心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感情,它主要表現為對別人痛苦的關心和安慰。這種感情對于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尤其是情感的發展,以及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溫和,惹人喜愛,受人擁護;而缺乏同情心的人往往性情怪異,易走極端,不易與人親近,因而人際關系往往不好。
這個社會現在大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著嬌生慣養的現象,孩子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了養尊處優,因而往往缺乏應有的同情心。
其實孩子們的同情心往往與生俱來。由于幼兒富于想象,他們對周圍的一切,包括沒有生命的東西都會表示同情,甚至玩具狗掉在地上,孩子也會一邊幫它揉一邊說:“摔疼了嗎?我幫你揉一揉。”不過,孩子的同情心有個體差異,對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一個小朋友摔倒了,有的會跑過來,有的則會很冷漠。但是孩子的同情心會相互感染,如果一個小朋友上前去把他扶起來,其他的小朋友往往也會上前去扶。
但是孩子畢竟是不成熟的,他們在表現同情的時候有難免表現出很多過激的攻擊性行為,因此在對孩子的教育中要增加培養善良情感的內容,壓抑本能的攻擊性。性格塑造得好,對孩子的一生都大有裨益,家長一定要好好教育。
相關閱讀:飲食偏好不同的人性格也不同
下一篇:兒童的自我心理要被重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孩子包容心的三個妙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