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剛剛在央視八套熱播的海外劇《乞丐王子》,讓人們在這個夏季輕松了不少。其中一個有趣的現象讓人思考,劇中的主人公給出生不久或者上幼兒園的女孩兒買手槍,給男孩兒買布娃娃,說是從小培養女孩的理性思維、獨立氣質;讓男孩子不那么莽撞、學會體貼別人。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更優秀。
其實,有人把這稱作雙性化氣質,雙性化氣質對孩子的性格發育是好是壞?需不需培養?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鄰居家的大媽到上海女兒家小住了一段時間,回來時給孫子帶的禮物也是陽剛十足,遙控的汽車玩具、變形金剛、手槍等。“男孩子就應該從小培養他的男子漢氣質,不能像女孩。”大媽說。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玩具也有性別。飛機、大炮、手槍等器械類玩具屬于男孩子,布娃娃則屬于女孩子。在一些超市,記者也發現,一些帶著孩子的父母買玩具時都是按性別給孩子選擇玩具。
你會給兒子買女孩的玩具、給女兒買男孩子的玩具嗎?記者分別詢問了幾位年輕的媽媽,大部分還是不能接受這種觀點,尤其是給男孩子買布娃娃。
“刻意去培養孩子的雙性化氣質,不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鄭州福斯特咨詢公司首席心理咨詢師、國家級心理咨詢師彭熠說。男孩子應該突出屬于男孩子的氣質,力量、責任、進取、支配和果斷是代表男人的,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獨特的氣質,有愛心、善良和溫柔。
●孩子的體格智力需要全面發展
在電視劇中,人們認為,太過男性化或太過女性化在社會交往中都存在致命的弱點。鄭州市兒童醫院兒保科科長朱曉華建議,家長可以從小就適度培養孩子的雙性化氣質,以完善孩子的性別角色。“在童年時期,家長在完成孩子對性別認知的同時,沒有必要強化男孩子、女孩子需要做些什么,應該玩什么玩具。應該從體格、智力方面全面發展,讓孩子多去嘗試,不要用性別限制了孩子的活動。”朱曉華說。
傳統觀念認為男子氣質的突出之處是剛強,女子氣質的珍貴之處是溫柔。隨著時代的進展,氣質的內涵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比如女性中不乏熱情潑辣、豪爽剛烈、精明強干者;男性中也有不少剛柔并濟、感情豐富、務實穩重者。
國外有些著名的心理學家提出男女雙性化的概念,指無論男女,都應取長補短,同時具有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的心理特性。他們認為具有雙性化氣質的人在很多情況下能把事情辦得更出色,才華出眾,運籌帷幄,這些人的自尊感更強烈,因而是一種理想的模式。
●雙性化氣質培養莫要混淆了性別觀念
一些家長因為過于溺愛孩子,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把女孩收拾成假小子,使孩子長大后出現了性別的錯亂。雙性化氣質會不會也混淆孩子的性別概念?“這種雙性化氣質的培養一定不要擴展到著裝、用品等方面,因為這對兒童來說是太強烈的性別暗示。”朱曉華說,“在孩子童年時期,家長應該教給孩子不同的性別意識。”
現實生活中也可以見到這種雙性化的現象,就拿服飾和發型來說,雙性化的趨勢十分明顯,有時很難從服裝和發型上辨別出一個人的性別。如果在心理上取長補短,克己之短,揚己之長并非壞事;但若反其道行之,把自己的優勢丟掉,撿了別人的短處就糟了。
如在擇偶、戀愛時,一些男孩子欲言又止、詞不達意、滿臉通紅,不但引起自身的焦慮、抑郁,而且有時斷送了理想的姻緣;一些假小子式的女子可能過于輕率、主動,結果上當受騙。
下一篇:男人為什么不喜歡陪她去購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參加游戲被拒絕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