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25歲的小李不會做飯,在與男朋友談到結婚問題時,“婚后男友愿不愿意做飯”成了她最大的煩惱。最近,她向心理熱線詢問:“如果我不會做飯,這會不會影響我們的婚姻感情呢?”
老公希望妻子也能下廚
昨日,記者隨機采訪了20名已婚市民。發現很多“80后”女生對做飯不感興趣,或者是很難去體會做飯的快樂。對于“在家誰做飯”的提問,竟有一半以上的答案是“男人”。“在家都是我做飯!”結婚兩年的小王說,婚前就知道妻子不會做飯,“其實我挺希望她學會了做給我吃呢……”
結婚六年的金女士每天下班回家就可以享受到美味。“本來他是不太會炒菜的,現在技藝進步很多。”金女士說,她從來沒學過做菜,但她經常鼓勵老公,“他得到我的鼓勵后,經常會自己琢磨著做。”
“現在的男人也都開始做飯了。”結婚20年的張先生一直喜歡做飯,自己倒也覺得心甘情愿。“有老公做飯,似乎每頓飯都充滿愛意。我不僅很省心,也很幸福。”張先生的妻子宋女士說。
從事自由職業的韓女士結婚7年,在家做飯已成了她的必修課。“很后悔婚前沒讓老公學做飯。”她說,當她做飯時如果老公來幫忙,她會覺得更開心。
表達愛意 多為妻子做做飯
不僅在婚姻中男方做飯更多,“女方找對象時,也越來越多地希望男方會做飯。”西安市新城婚姻征介處所長孫明禮說,他從事婚介工作已有25年,發覺十幾年前就有女方提出“男方會做飯”的擇偶要求,“而近幾年越來越多”。
該婚介所經理陳桂云說:“女的會做飯,在傳統意義上能對感情起到促進作用。”但如今女方會不會做飯跟婚后生活是否幸福沒有必然聯系,“男方只要愿意做,也有助于婚姻質量的提高。”
西安市從緣婚姻介紹所所長張建平稱,由于現在多數人很獨立,都偏向于考慮雙方的思想和生活習慣等,“會做飯的男士的確很受歡迎,男士做飯更能體現對家庭的重視和責任感。”
陜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會長宋馨稱,做飯已越來越多地成為男性疼愛女性的一種表現形式。“當女性身體不好時,男性多在家做些家務和好菜,既可討妻子歡心,也可加深夫妻感情和生活情調。”
現在的生活方式已日漸多元化,男女共同工作,共同承擔家庭經濟,所以,沒有必要繼續要求女的必須要做飯。“有些男人在較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下,做做飯反而可以讓自己放松下來。”
(張華仙)
下一篇:細數二戰后各國獨裁狂夫:大多心狠手辣 心理扭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理剖析:我們為何守不了秘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