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有位警察朋友對我的專業非常感興趣,每次見面都會問這問那。他認為,這些零散的性學知識,讓他在辦案時有了“救”人而非“治”人的意識。“這事兒你還是去咨詢一下李大夫吧,他是這方面的專家,或許能夠幫你。”他經常在那些因奇奇怪怪的“流氓行為”被抓而最終又不得不尷尬釋放的人面前,隆重地把我推舉出來。
陸小丹就是拿著他寫的條子找到我的。陸小丹是一個文弱的書生,在某個街道辦事處工作,他說,他這次犯的“事兒”是:談戀愛,并企圖與戀愛對象發生性關系! “派出所的人真是吃飽了撐的。我真不知道自己犯了哪條法規戒律。”
案情的簡單描述應該是這樣的:今年24歲的陸小丹被一位和他年齡相仿的年輕人舉報,說他正在企圖強暴自己的母親。接到舉報后,派出所的民警就在年輕人的指引下抓了個現場。那確實是個“現”場,當時的陸小丹正和告發者的母親——一位50歲開外的女人躺在床上。
當時的場面非常尷尬。告發者的母親先是對站在一旁不知所措的兒子破口大罵,陸小丹則從容地穿好衣服,對民警說:“我們在戀愛。這里是我的家,你們這是私闖民宅!”
“戀愛?”陸小丹被帶到派出所“說清楚問題”時,所長對他說的理由表示了極大的懷疑,“有你這樣戀愛的嗎?你這是耍流氓!”
“你憑什么這樣說我?我所做的不過是許多戀人正在做的。要是抓的話,你們能抓得過來嗎?!”這話真的就把所長問住了。他知道告發者的母親孀居多年,陸小丹和她的戀愛已經被鬧得沸沸揚揚了大半年,除了“女大男小”這一點之外,誰也找不出理由對此說三道四。
陸小丹問:“假若我今年54歲,她24歲,我們戀愛時,你們也會這樣興師動眾地抓人嗎!”
陸小丹很平靜地說他為這場婚姻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他們倆曾發過誓,即使不能得到法律的認可,他們也會終生廝守。
“我心中非常清楚,我對她的感情是真心的。我有戀老傾向。”陸小丹告訴我,當他在大學讀書時,就曾對一位在公園里認識的老年人產生過深深的愛慕,但最終不了了之。
“你對同齡的女孩沒有性的欲望嗎?”我知道這是診斷戀老癥的一個根本問題。“沒有。”陸小丹回答得很干脆。
“你有沒有做過這方面的努力?比如說,在大學時和你的同學戀愛。”
“當然努力過。但我知道,我更喜歡比我年齡大得多的女性。”
陸小丹告訴我,他在青少年時期就對同齡伙伴缺乏性興趣,不愿與他們交往,而對年長者特別是對父母輩或祖父母輩的師長有愛慕心理。在青春期以后,這種感覺更加明顯,一旦與所戀的老人接觸就可出現明顯的性激動或性興奮,而對同齡異性則沒有了性興趣,因此,他常回避與同齡者的親密關系,而主動與老年人接觸,并對她們進行性挑逗。
我突然想起了國外一個著名的故事,一個男青年對一個年老的婦女產生了強烈的愛戀,后來,老婦介紹他認識了一女青年。這個男青年與女青年的性接觸中,逐漸真正愛上了后者,從而解脫了戀老癥狀態。
我問:“你和年輕女性有過性關系嗎?”
“有過,但感覺非常不好。”陸小丹說,他知道自己的這種性偏離,但他不相信能夠矯治。至此,我也放棄了努力——陸小丹根本沒有治療的愿望,怎么能夠實施治療昵?我和他聊的話題自然就轉到了他的戀愛和婚姻問題上。陸小丹認為,中國正處在一個法制社會,只要他的婚姻符合《婚姻家庭法》,他就能贏得法律的認可和支持。
這是我最近碰到的一個戀老癥(至少有戀老傾向)案例。一般認為,戀老癥是指對成熟的、年齡相當的異性沒有性欲望,而專門選擇老年人作為性感滿足對象的性行為異常。這種性心理基礎大致是一種幼稚性的、非生殖性性心理狀態。原則上說,影響性心理成熟的各種因素在戀老癥的形成中都可能起一定作用,其中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比較重要。實際上,戀老心理是有正常性心理背景的,如兒童對師長的愛慕心理,這種心理如得到一味鼓勵而不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可能會發展為戀老癥。
社會性倫理和習俗一般是戀老癥的重要抑制性因素,當這種約束性力量有所偏差或減弱時,戀老癥可大量出現。通常經濟和社會地位等因素也起很大作用。在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和改革開放后出現的婚姻或非正式婚姻關系中,“老夫少妻”是常見的現象,大眾普遍認為這是經濟和社會地位等因素在起作用,但事實并不盡然。我在對一組非婚性關系的女性(15人,平均年齡22歲)調查時發現,至少有兩人的戀老傾向十分明顯,自稱(事實也是)只喜歡老年人,有一女性在認識現在的丈夫(68歲)前,主動選擇的對象從來沒有小于50歲的。可見,少妻對老夫的愛戀現象不能完全歸之為被迫。
下一篇:顛覆八大經典愛情格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嫁給婚姻還是嫁給愛的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