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最近英國霍普大學(xué)一位叫潘那派克的教授,天才名人也犯拖延癥,重新定義了“拖拉”一詞。字典對此解釋為:頑固地延遲,是種罪孽深重的懶惰。潘教授沒有修正其本意,但全盤顛覆了“拖拉”的氣質(zhì)。這個被帝國主義、宗教狂熱者和工業(yè)資本家利用、用以蠱惑勞動人民努力工作的負面詞匯,直接躥升為天才、與生俱來的、雖微有瑕疵卻富于禪意的正面詞匯。而“新派拖拉”的始祖與代表人物,正是達·芬奇。
天才名人也犯拖延癥,這位以畫家身份傳世的天才,也是位事業(yè)未竟的發(fā)明家與工程師,就像一輛因為燃料太多而停不下來的火車,他在小本子上寫呀寫畫呀畫,潦草記錄下一些超越時代的點子:新型時鐘、雙身船、飛行器、軍事坦克、里程表、降落傘、光學(xué)儀器、挪移河流大法儀……保存下來的,整整有5000多頁。若生在今時,他會被科研機構(gòu)養(yǎng)起來,奉為院士。可由于沒意識到自己是個工程師,那些光學(xué)透視原理、解剖學(xué)法都浪費到了繪畫上,更關(guān)鍵的是,他太拖拉,有的點子想了好些年,有的改了上千次,一個都沒有實現(xiàn)。傳說達·芬奇的臨終遺言為:“告訴我,告訴我,有什么事是完成了的。”
可在潘那派克教授看來,天才名人也犯拖延癥,正是思考、恍惚、拖沓造就了達·芬奇的想象力,在那些磨磨蹭蹭的時光里,達·芬奇好像被神觸摸到了額頭,這是天才獨享的虛幻感覺,而那些平凡的庸人只能靠制定時間表按部就班。達·芬奇一邊被“未完成”所困擾,一邊又有著一根筋的完美主義,他太容易對一件事情產(chǎn)生興趣,可如果有人逼迫,他更容易厭倦。
曾經(jīng)有本叫《知識分子》的書,天才名人也犯拖延癥,詳盡描述了12位天才的怪癖,相比之下,拖拉簡直不是病。其中盧梭特別忘恩負義,他的情人兼資助人華倫夫人窮困潦倒的時候,他一個子兒都不愿給她;托爾斯泰是個天生的戲子,上學(xué)的時候弄了個軍用睡袋,以顯示俄羅斯人的剛毅性格;赫爾曼不說謊不成活……有的還干脆是包袱很響的段子:盧梭就很擅長用怪服吸引眼球,有一回穿著極不方便的亞美尼亞式長袍到劇院,旁邊的人不得不拽著他的長袍帶子,以防他從車?yán)锏鋈?易卜生總是穿得特正式,有天散步的時候被一姑娘當(dāng)成了牧師,跪下親吻他的手;還有倆姑娘為了爭一男的在咖啡館火拼,一個溫順,一個剛烈。剛烈的那個甩了一巴掌走了,天才名人也犯拖延癥,溫順的卻眼巴巴地看著男的。可男的最后還是娶了剛烈的。這男的是誰?布萊希特。
天才名人也犯拖延癥,之后陸陸續(xù)續(xù)冒出《行為糟糕的哲學(xué)家》、《自從有了哲學(xué)家》這樣的天才八卦書。它們的廣告語完全可以使用同一段文案。或許循規(guī)蹈矩,真的是一種過于平庸的罪,要想成個人物,必須拖沓無常、性格乖戾,甚至傷天害理。知道達·芬奇是拖拉鬼,或者知識分子都不大正常也許不是件壞事,對任何一個自認天賦異稟、生不逢時、性格又不大好的文藝青年來說,身上的臭毛病就盡情發(fā)揚吧,他要做的,僅僅是再畫出一幅《蒙娜麗莎的微笑》,天才名人也犯拖延癥,或者寫出一部《懺悔錄》。
下一篇:擺脫習(xí)慣性煩躁的對癥下藥的藥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危害孩子健康的“殺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