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感覺自己明明沒有生病,卻總是感覺不舒服、或是心情不爽,容易發脾氣等。這些現象,都可能是因為自身的心理異常而造成的。這種心理異常,如果沒有注意到,也可能會發展到更嚴重的心理疾病。下面,就來看看常見的心理異常有哪些?
1 、疲勞感
持續時間較短,不伴有明顯的睡眠和情緒改變,經過休息和娛樂即可消除。
2 、焦慮反應
正常的焦慮反應常有其現實原因,如面臨高考,但可隨著事過境遷而很快緩解。
3 、類似歇斯底里現象
多見于婦女兒童,如女性大喊大叫、撕衣毀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脅自殺、兒童可有白日夢、謊言表現。
4 、強迫現象
有些辦事認真的人反復思考一些是不是得罪某個人、反復檢查門是否鎖好等情況,但持續時間不長,不影響生活工作。
5 、恐怖感
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時仍有現恐怖感,有時也想往下跳,這種想法如得到糾正不再繼續思考,屬正常現象。
6 、疑病現象
很多人都將輕微的不適現象看成嚴重疾病,反復多次檢查,但檢查如排除相關疾病后能按醫生的勸告,屬正常現象。
7 、偏執和自我牽掛
如走進辦公室時,人們停止談話,就會懷疑人們在議論自己,這種現象通常是一過性的。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諸如平時自身歇斯底里的反映,對于別人的猜忌和懷疑,都可能成為心理疾病的根源。而解決這些心理異常的最好方法,就是正視自己的不良心理,并且加以改正,才能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
推薦閱讀:自卑心理是衰老的催化劑
下一篇:適度自大可讓人變積極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堅持十件事成就強大的自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