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生氣有什么壞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在面對一些自己不高興事情的時候,生氣是常有的,但是我們都知實生氣會給我們的心理健康以及身體健康都會帶來傷害,所以希望大家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發怒不僅傷害別人,使人難堪,影響關系,而且傷害自己,有損健康。人在震怒之時,大腦神經高度緊張,肝氣橫逆,氣促胸悶,即平日所謂“氣憤填膺”。經常發怒的人,必然影響肝脾,易患肝炎、肝癌。暴怒還可導致吐血、腹瀉、昏厥、突然失明或耳聾。
愛發怒的人患心臟病和死亡率,比少發怒的人要高五倍。清化醫家林佩琴所撰《類證治裁》指出因怒氣傷肝而發生的疾病有三十多種。《三國演義》里有一段文字描寫諸葛亮陣前羞辱王朗,氣得王郎大吼一聲,附馬身亡的文字,雖是小說家言,然生活中類似的事,并不罕見。
因此,必須學會制怒。當要動怒時,可趕快離開現場,到別處走走;或轉移視線,不看使你生氣的對方;或默默背誦一兩句名人制怒格言,如“發怒是用人家的錯誤懲罰自己。”“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后悔告終”等,想想生氣于事無補,對身體不利,犯不著;或張口長長地呼出胸口之氣,使自己平靜下來。
清代名士曹庭棟說:“事當值可怒,當思事與身孰重,一轉意向,可以煥然冰釋。”清代著名理財家閻敬銘寫了一道《不氣歌》:“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病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氣之為害大可懼,誠恐因病將命廢。我今嘗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經常愛發怒的人,除要加強修養外,還要適當吃點清肝火的藥物,多吃點小麥粉、玉米面、豆制品、白蘿卜、油菜、芹菜、海帶、牛奶等食物,少吃助肝火的食品。
生氣發怒不僅影響的是自己,也可能給身邊的人帶來不利影響,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當你覺得要生氣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平復自己的內心,或者是離開當時的場所,這樣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影響。
推薦閱讀:愛失落的人內心較脆弱
下一篇:月光族的消費心理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認識妄想癥的相關常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