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權威調查顯示,當一個人的思想及心理有較大壓力時,會不知不覺產生很多怪異的想法,戀物癖便是其中一種。事實上呢,戀物癖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傷害,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困擾,很多的朋友對于戀物癖這種疾病是不了解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戀物癖的相關知識。
戀物癖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有的學者認為這與下丘腦中樞神經介質分泌失調有關;也有人認為這是由于對異性肉體的原始欲望和渴求所致;比較肯定的一點是由于童年環境與性意識混亂對人格發展所起的阻礙作用導致戀物癖。據臨床了解,一些患者童年就習慣于抱著母親的衣物、頭巾睡覺,否則就不易入眠。這類情況如不及時糾正,長大后就容易形成戀物癖這種性倒錯。
對戀物癖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但可施行心理治療,配合環境教育與約束,能夠矯正大多數戀物癖者的行為。對于戀物癖的防治要從幼兒教育開始,重視環境對幼兒人格的影響。在不同年齡階段要根據兒童與少年的心理特征進行必要的性教育,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兩性生理和心理的差異,消除對異性的過分神秘感,鼓勵他們努力學習,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尤其是自制力、果斷性和品德修養。這些措施都有助于預防戀物癖。
戀物癖者一定要有矯正自己異常行為的堅定決心和信心,不要因為自己的行為難于糾正和易復發而自卑,要加強道德修養,主動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社會交往活動,少接觸易引起性沖動和性挑逗的情境和物品,少看帶有色情內容的文藝作品和影視節目。
戀物癖者一般沒有反社會、攻擊、不合作或偏執等嚴重人格異常行為,大多是愿意接受治療的。因此,家庭成員、教師和其他人應該耐心疏導和教育有這種行為的人,讓他們學習性科學知識,了解正常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反應,認識戀物癖行為對社會、對自己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告訴他如何建立正常的兩性友誼與愛情關系。如果能與一個理解、同情、體貼他的女性建立戀愛關系,這個女性對矯治他的異常性行為會起到重要作用。
對戀物癖者可采用厭惡療法和疏導談話療法進行矯治。疏導談話療法是由心理醫生或在患者心目中有權威的教師、家長或其他人跟患者進行談話,在心理醫生或其他談話者耐心引導下,逐步克服錯誤的性觀念,形成對性問題的正確認識。
厭惡療法則是由心理醫生運用各種令人不快或厭惡的刺激作為強化物對患者實施行為矯正。當患者注視女性衣物用品,產生性快感時,即予以電擊(或給予其他厭惡刺激),令其感到痛苦,產生回避反應。如此反復多次治療(約1-2周),患者注視女性衣物時產生性興奮和快感的次數就越來越少,直至消除。厭惡療法與思想品德教育、行政處罰、個人修養和談話療法等措施相配合,可以對戀物癖收到較好的矯治效果。
通過以上內容的介紹,相信讀者朋友已經對戀物癖這種怪異的行為有了大致的了解,朋友們一定要要注意戀物癖的到來,如果在我們的身邊出現了疑似戀物癖的癥狀的話,那么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才行,并且還要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情。
推薦閱讀:教你看透對方的真實心理
下一篇:為什么會成為購物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教你看透對方的真實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