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忍”字,按照漢字“六書”的說法,應該是形聲字,即上部的“刃”表示讀音,下部的“心”表示意義范。通常說的“忍字心頭一把刀”,那是把“忍”字當會意字來看。
有位修行者,脾氣很暴躁,但他卻很用心,想將壞脾氣改掉。于是他花了許多錢,蓋了一間廟宇,找人在大門口的橫匾上,刻了“百忍寺”三個大字。這位修行者,為了顯示自己的誠心,特地一一向前來的進香者說明自己的意愿,大家也都十分敬佩他。
有位過客向修行者問廟宇橫匾上的字。修行者說:“百忍寺。”過客再問一次。修行者口氣略有不耐:“百忍寺?!边^客故意又問了一次:“請再說一遍?!?/p>
修行者按捺不住,暴躁地回道:“百忍寺,你聽不懂啊!”過客笑道:“你才說三遍就受不了了,還建什么百忍寺呢?”
故事雖然嘲笑了修行者,但也說明忍的確是不容易做到的。無論是誰,忍一下兩下,大多可以做到,三下四下呢?若要忍到心頭插刀也不反抗,千百年來,能做到的,又有幾人?
唐人張公曾有一首小詩:“劉伶敗了名,只為酒不忍;陳靈滅了國,只為色不忍;石崇破了家,只為財不忍;項羽送了命,只為氣不忍。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來創業人,誰個不是忍。”
此詩不長,卻道出了一條頗有價值的人生哲理,這就是:善忍者方成大事。正如孔子所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元代著名學者許名奎也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p>
人們熟悉韓信的“胯下之辱”和張良的“圯上拾履”的故事,就是“忍”的典范?! ∪绻麖母羁痰恼軐W意義上看,我們不難發現“忍”的深層含義。
這就是,中國人所謂的“忍”,乃是一種識大局、顧大體的崇高思想境界,是一種為了遠大目標而自我克制的堅定與堅韌。提倡“忍”并能身體力行,當然意味著一種成熟,一種深刻。
可見,“忍”作為一種涵養,不應該是憋在心里,窩氣,而是真正地做到心平氣和。否則,氣不順就會憋在胸中,久而不暢,則易致人智昏,而智昏,則容易失言失態,久而久之還會影響健康。最終,還是會像那位修行者一樣失去“忍”的修養。
(黃麗芳)
下一篇:人活著的世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靈雞湯:十一種不良性格造就“孤家寡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