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音樂能直接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節奏鮮明的音樂能振奮人的精神,使人激動、興奮,而旋律優美的樂曲,則能使人情緒安靜、輕松愉快。人的情緒活動不僅與大腦皮層有密切關系;而且與人的內分泌系統、植物神經系統、下丘腦和大腦邊緣系統有著更廣更密切的關系。
大腦邊緣系統是調整和支配人體內臟器官活動的最高中樞。能引起人們輕松、愉快、歡樂的音樂,就能改善和加強人的大腦皮質、邊緣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更好地控制和和增進人體各種內臟器官系統的正常功能。音樂能通過音響的作用來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
音樂不僅能夠影響人的情緒,而且不同的音樂對不同的疾病具有治療作用,現在世界上大多數醫生都已對此不再懷疑。人們把這種用音樂來治療疾病,增進健康的新型治療方法叫“音樂療法”。
音樂療法在國外已經相當普遍,如口腔科用音樂療法代替麻醉藥給患者拔牙,外科利用音樂鎮靜安神來進行手術等,但更多的是應用音樂來治療人們的心理疾患。英國某音樂治療專家曾說:“音樂具有喚醒、聯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
不同樂曲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由于樂曲的旋律、速度、音調等不同,可分別產生鎮靜安定、輕松愉快、活躍興奮等不同的作用,從而能調節情緒,穩定內環境,達到鎮痛、降壓、催眠等效果。
這里有一些不同心情時選用的名曲:
先拿西方古典音樂來說。在你感到抑郁的時候,可以聽一聽莫扎特的《b小調第四十交響曲》、西貝柳斯的《悲痛圓舞曲》、巴赫的《A大調意大利協奏曲》、施特勞斯的《藍色的多瑙河》、比才的《卡門》組曲;在你感到焦慮的時候,可以聽海頓的《皇家焰火音樂》、羅西尼的《威廉·退爾》、鮑羅廷的《韃靼人的舞蹈》;失眠的時候,可以聽莫扎特的《催眠曲》、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德彪西的鋼琴協奏曲《夢》……
如果你喜歡中國古典音樂,可選擇具有舒緩、低回、輕柔、婉轉、幽雅等特點的樂曲,比如《春江花月夜》、《月夜》、《南渡江》以及《病中吟》、《催眠曲》、《漁光曲》等。中國古典音樂中也不乏節奏明快、旋律流暢、音色優美的樂曲,可以振奮精神、愉悅心情,比如《流水》、《喜相逢》、《賽馬》、《光明行》、《喜洋洋》、《百鳥朝鳳》、《八哥洗澡》等,另外,還可以選擇一些反映天地人間生機盎然的音樂聽聽,比如《百鳥行》、《空山鳥語》、《蔭中鳥》,等等。>>>心理平衡其實就這么簡單
應注意的是不同的音樂療法適用的時間不同。一般來說,鎮靜性的音樂應在晚上臨睡前聽,有助于睡眠和休息;興奮性的音樂宜在早上或上午聽,使人精力充沛,意氣風發;解郁性的音樂受限制較小,可在任何時間聽。但音樂的秉性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兼容的。人們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在專家指導下選擇。>>>“胡思亂想”除去疲勞
另外也可以采取主動式音樂療法,如參加卡拉OK、演唱會等形式自娛自樂,效果也很好。
音樂的生理作用首先是首先是通過音樂對人的聽覺器官和聽神經的作用開始的,接著,才影響到全身的肌肉、血脈及其它器官的活動。由于音響有它自己的振動頻率、節奏和強度,如果在傳入人體之后,正好與機體相應的振動頻率和生理節奏相吻合,就能引起極大的反應。
這種反應稱為共鳴反應。它能激發人體內所儲存的潛能。現代神經生理學的研究也證明,音樂的音響還能直接影響到對調節人體內臟及軀體功能起重要作用的大腦邊緣系統和腦干網狀結構。因此,樂曲的節奏、旋律、速度、協調等不同,就可表現出鎮靜、鎮痛、降壓作用和情緒調節作用等不同效果。
下一篇:心靈雞湯:人生有三件事不可儉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雨中沉思:我們在恐懼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