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追尋你想做的事時,最好不要完全丟棄你會做的那些事,尤其是那些你能事半功倍完成的事情。當你追夢受挫時,那些“舊愛”很可能讓你從谷底再度翻身。
經商慘敗,背了上億臺幣的債務,又終于還清債務,一步步走出谷底后,臺灣主持人曹啟泰說,我發現我天生是個主持人的料,我熱愛這個工作,并且為自己的能力而自豪。
這個發現在外人看來也許很可笑,他不是早就該在二十年前知道了嗎?事實上他那時不知道。在主持生涯走上巔峰的時候,他認為他的興趣是經商,而主持只不過是一個無聊的、無趣的,甚至面目可憎的賺錢工具。我問過他,你干嗎去做那些虧本生意啊?他說,年輕嘛,總想試一試,不試怎么知道?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離我遠的,比如大導演科波拉,是為了還華納的債才接拍他根本不屑拍的“黑社會”片《教父》的。他的理想是拍藝術片,雖然這些藝術片讓他虧了很多錢。當然他很幸運,他所鐘愛的《現代啟示錄》同樣也讓他名利雙收,盡管賺得比《教父》少多了。離我近的,比如一位做服裝面料生意的朋友,突然愛上了心理咨詢,覺得面料生意不過是用腳也能把玩的掙錢的營生,不值得花太多注意力。也是砸了不少錢在心理咨詢上,當然,顆粒無收,然后面料生意又一落千丈,于是陷于低谷。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發現,其實自己對面料生意是有激情的,因為有人告訴他,提起面料,他的眼睛就會放光。
每個人都有和自己較勁的時候。想做的事和會做的事,總是南轅北轍。總的規律是,當一個工作順風順水時,它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就越來越少,這時另一個看似能帶來更大滿足感的夢幻工作就會應運而生,當然,這個夢幻工作對大多數人而言都是海市蜃樓。這種現象,經濟學早有解釋,叫“邊際效用遞減”;這種心理,也早有古話總結,叫喜新厭舊。
好像現在討厭自己工作的人有很多,不知有多少是因熟生厭的。我記得十多年前認識過一群熱愛討論電影的人,他們有的來自國際知名咨詢公司,有的是供電局的,反正都是一群跟電影毫無關系的人。幾年后,他們中真的有人做了電影雜志的主編。可是在當了主編幾年后,我又有幸見過這人一面,已經和諸多電影媒體從業者一樣沒有激情了。
我絕不是強迫你愛上你會做的工作。但在追尋你想做的事時,最好不要完全丟棄你會做的那些事,尤其是那些你能事半功倍完成的事情。當你追夢受挫時,那些“舊愛”很可能讓你從谷底再度翻身。
下一篇:女人想要的幸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靈雞湯: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