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居住在印度熱帶森林里的一些土著人,長期以捕蟒為生。他們一般是二人一組,在森林里仔細搜尋蟒蛇的蹤跡。發現獵物后,他們并不急于下手。因為蟒蛇威力無窮,就連令人生畏的豹子和鱷魚都不是它的對手。所以,經驗豐富的獵手往往會小心盯梢,有時候甚至會跟蹤幾天幾夜。
他們為什么不立刻下手呢?因為需要等待。他們到底要等待什么呢?等待蟒蛇完成一次捕食活動。一般說來,腹中還有食物的蟒蛇,會安安靜靜躲在洞穴里,待上數天甚至數十天,直到消化完成排出糞便,才開始進行下一輪捕食。蟒蛇捕食時全神貫注,一旦咬住獵物,任其如何反抗撕咬,也絕不松口。同時將自己長長的身子一圈圈繞上來,緊緊箍住獵物,直到對方窒息為止。此時,蟒蛇會從容不迫地緩緩吞下獵物。讓人驚訝的是,蟒蛇甚至可以吞食超過自身體重許多的動物。所以,此時貿然出手,無疑是火中取栗。
耐心守候的獵手,會等待蟒蛇完全吞下食物后才出手。此時此刻,一個人扯開大口袋,另一個敏捷地拖住蟒蛇的尾巴。此時的蟒蛇正處在飽餐的松弛狀態下,甚至沒有察覺到有人在。等它反應過來,大半個身子已經被鎖進結實的口袋中了。失去身體優勢,無法完成纏繞動作的蟒蛇,和一條大泥鰍差不多。威風不可一世的蟒蛇,只有乖乖地成為囊中之物。
捕蟒本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就連一向以勇敢著稱的喀麥隆的格巴亞斯族人之中,敢于繼承捕蟒傳統的都越來越少了。為什么?格巴亞斯族人捕蟒通常是集體上陣,一般都是十人以上。當他們發現蛇進洞后,也跟隨著蛇鉆進蛇洞中,先以火把晃花蟒蛇的眼睛,蟒蛇當然不甘被擒,在洞里亂竄,還時不時地發出嚇人的聲音。一個膽大的人為了穩定蟒蛇,只能用纏了獸皮的胳膊作為誘餌,讓蟒蛇死死咬住,然后其余人一擁而上,共同發力,抱住蟒蛇,像拔河比賽一樣連人帶蛇一起拖出洞來。場面極為驚險,一有不慎,難免造成死傷。
對比一下,同樣是捕蟒,格巴亞斯族人興師動眾,卻是險象環生,而印度的土著人僅憑二人之力就輕松完成。其差異就在于,前者用活人引誘饑餓的蟒蛇,而后者選擇在蟒蛇飽餐時最為松弛的時刻下手。蟒蛇在捕食之前保持高度警惕,而且充滿好斗之心,這是叢林中所有巨蟲猛獸的生存本能。經過捕食的一番打斗之后,蟒蛇輕輕松松地享受著美食。此時,巨大的滿足感會讓它忘記潛在的危險。事實證明,飽餐的時候恰恰是它最不堪一擊的時刻,聰明的土著人把握住了最佳時機。
由此可以看出最佳時機和善于捕捉時機的兩個問題。先有最佳時機,然后再捕捉這最佳時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取得成功的關鍵之處。所以,如何把握最佳時機,主動出擊,不光是時間問題,最重要的是腦力與眼力的完美結合。
迪斯雷利說得好:“成功的秘訣,在于隨時隨地地把握時機。”培根也有一句名言:“機會往往就像先把瓶子的把兒給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滾圓的身子給你,而那是很難握住的。”可見,若要取得非凡的成績,就要擦亮雙眼,選取一個恰當的時機,然后有條不紊地開展行動。善于把握時機,這才是勝人一籌的前提。
下一篇:“帝王蛾”講述成長故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己選擇的路,跪著走也要走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