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執的意識模式和一切由它所創造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結構,進入分崩瓦解的階段時,男人和女人的關系便反應了這個深沉的危機狀態。人類如今發現自己正處在這個危機狀態里。由于人類的心智認同有增無已,大多數的關系不再建基于本體上,因而成為痛苦的來源,飽受著問題和沖突的肆虐。
數以百萬計的獨居者或單親者,不是無法再重建一份親密關系,就是不愿意重蹈覆轍再演一出癡情假愛的劇碼。其他的就在關系中不斷地轉換,在樂和苦的循環里打轉,企圖透過異性能量的結合,尋求不可捉摸的實現。還有的便與現狀妥協,在習性、孤單的恐懼、“互利”的安排、甚至對劇情的刺激和痛苦無意識的癮頭驅使下,便以子女或安全感為藉口,將就地維持著一個充滿負面情感的失能關系。
然而任何一個危機都代表著危險之外的機會。如果這一次的關系滋養并且擴大了我執的心智模式,繼而啟動了痛苦之身,何妨接受這個事實,而不要試圖逃避它?何妨和關系合作?而不是回避它,或繼續追逐那個理想伴侶的幽靈,做為你的問題或成就感的解藥。除非情境里的所有事實,都得到你的承認和完全地接納,那么隱藏在危機里的機會便不會為你顯示。只要你還在否定、逃避,或者希望有所改觀,機會之窗便不會為你敞開。而你就會繼續困在原狀里,或者在每下愈況的情境里脫不了身。
你對事實的承認和接納,也會帶來某種程度的解脫。例如當你知道有“不和”的問題,你掌握住這一份“明白”。透過這一份明白,一個新的因素就進入關系里了,而“不和”這個問題就無法維持不變。當你知道自己不平靜的時候,你的這一份明白就會創造出一個靜止的空間,用愛和溫柔包圍你的不平靜,把不平靜轉化成和平了。凡是涉及了內在轉化的過程,你就無能為力。你無法轉化你自己,你當然也無法轉化你的伴侶或任何人。你所能做的就是創造出一個讓轉化可以發生的空間;一個讓愛和恩典可以進來的空間。
所以說,每當你的關系運轉不靈的時候,每當關系把你和伴侶里面的“狂亂”引發出來的時候,你要高興。因為無意識曝光了。這是一個救贖的機會。在每一刻里,掌握住那一刻的明白,尤其是你的內在狀態。如果你里面有憤怒,那么就知道有這個憤怒在。如果有嫉妒、自我防衛、爭辯的沖動、討回公道的需要、內在的孩子索求愛和關注、或者任何一種情感的痛,無論是什么,你要知道那一刻的實相,掌握住那一份明白。這一份關系就變成了你的沙達那(Sadhana)——靈修了。如果你在伴侶身上,觀測到無意識的行為,用你的那份明白擁抱它,好讓你不對這個行為反應。無意識和明白無法長久并存——即使這一份明白是在對方,而非做出無意識行為的一方。處于敵意和攻擊底層的能量形式,對愛的臨在是絕對的忍無可忍。如果你對伴侶的無意識行為做出反應,你自己也變成了無意識。不過如果你記得要“覺知到“你的反應,就沒有損失。
人類正面對著進化的重重壓力,因為這是我們做為一個物種而言,唯一的一個生存機會。這個壓力蔓延至你生命的每一個層面,尤其是你的關系。關系中所充斥的問題和沖突,可謂史無前例的嚴重。你也許已經注意到了,關系好像不是為了快樂或成就而存在的。如果你繼續透過一份關系來追求救贖的話,你的幻想注定要破滅。可是如果你接受關系的出現是為了讓你覺知,而不是帶來快樂的話,那么這份關系將會帶給你救贖。而你也將與渴望誕生到這個世界的更高層意識連系上了。至于那些繼續執著于舊模式不放的人,痛苦、暴力、混亂、和瘋狂,仍將持續地蔓延不已。
照你的建議在關系中靈修應該是指雙修吧。比如說,我的伴侶還是守著他嫉妒和控制的老模式不放。我點過他很多次,可是他還是依然故我。
你需要多少人把你的生活變成道場?不必在意伴侶不跟你合作。神志清明——意識——只能透過你來到這個世界。你不需要等到全世界都神智清明了,或者某個人變覺知了以后才能開悟。你可能得等一輩子。切勿彼此指責對方無意識。你開口爭辯的那一刻,你就是和一個心理的地位認同了。你就是在為這個地位和你的自我感辯護。我執取得了主控。你已經變成無意識了。有些時候,指出你伴侶行為的某些方面不當是可以的。不過如果你非常機警、非常臨在的話,你就能在不牽涉到我執——在不譴責、不指控、或者要討回公道的心態之下做到。
當你的伴侶做出無意識的行為時,摒除你所有的批判。批判一則把對方無意識的行為和他們的本來面目混為一談;一則是你把自己的無意識行為,投射到對方身上,而誤以為那是他們的本來面目。摒除批判并不意謂著你看到了失能和無意識的時候不加承認。它的意思是做“那份明白”,而不做“那個反應”和批判。然后你不是完全免于反應,就是有反應卻仍然是那份明白,仍然是那個反應被觀察到,被容許存在的空間。你不跟黑暗抗爭,反而帶進光來,你不對虛幻反應,反而看見虛幻,同時洞察它。做為那份明白,你便創造了一個清澈的有愛臨在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你容許了所有的人和事,以他們的本來面目存在其中。這是最棒的一個轉化觸媒。如果你照這個方法修持,你的伴侶便無法在和你相處的同時,卻又執迷不悟了。
如果你們雙方同意把關系當做靈修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你們大可在想法和感覺出現的時候就跟對方表白。如此一來,便不至于創造出一個讓未表達或未認可的情感或埋怨滋長的時間空隙。學習在不譴責的情況下表達你的感覺。學習用敞開和不自我防衛的方式傾聽對方。給對方一個表達自己的空間。要臨在。指控、防衛、攻擊所有這些設計來鞏固或保護我執,或滿足它需求的都會變成了累贅。給別人空間也給自己空間——至關重要。沒有它,愛無法滋長。當你祛除了關系中兩個摧毀性的因素之后:痛苦之身得到轉化,你不再與心智和心理地位認同。如果對方也這么做,你們的關系就會開花,你會經驗到這樣的至福。你們不再反映對方的痛和無意識,也不再滿足彼此癮性的我執需求,反而互相反映出彼此深處的愛。那份伴隨著與萬有皆是合一的體現而來的愛。這就是沒有對立的愛。
如果你的伴侶在你已經自由的時候,仍然與心智和痛苦之身認同。這將象征著一個重大的挑戰。不是對你,而是你的伴侶。要與一個開悟的人相處并不容易,或者說我執很容易發覺這是一個極具威脅的情況。切記我執需要問題、沖突、和“敵人們”,來強化它的身份所賴以維生的孤離感。無明伴侶的心智會深感挫折,因為它所附著的地位不再受到對抗了,這意謂著它們變得搖搖欲墜,甚至于出現了一起崩潰的“危險”,進而導致了自我的喪失。痛苦之身欲求回饋而不得。爭執、劇碼、和沖突的需求使得不到滿足。不過你要小心:有些表現出無動于衷、退縮、冷漠、或斷絕情感的人,會自認或讓別人信服他們已經開悟了?;蛘咧辽偎麄儭皼]錯”,所有的錯全在伴侶身上。這種情況發生在男士的情況多過于女士。他們也許視女性伴侶為無理性或情緒化??墒侨绻隳芨杏X你的情感的話,那個在情感底層的內在身體就觸手可及。如果你還是活在頭腦里,那么兩者的距離便不可以道里計了,這時你需要把意識帶入情感之身以后,才能觸及你內在的身體。
(張留敏)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