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許多人選擇走進心理咨詢室傾吐委屈。
“我容易嗎我?”現在,這樣的調侃像流行語一樣傳播開來。然而,一旦遇到生活的重壓或者人生際遇不如人意,許多人反而不能這樣輕松地自嘲,他們的“委屈”更深地沉淀下來,最終發酵成一種顧影自憐的心境。但是,這種經常感覺“很委屈”的心態健康嗎?
年輕人太嬌氣
小高老師雖然稚氣未脫,還是被推到了高三班主任的位置上。從此以后,腦子整天轉的不是“二摸”就是“三摸”,晚上也睡不成個安穩覺,經常半夜拎個電筒去學生宿舍搞“突襲”。
盡管如此,小高還是免不了被領導三天兩頭叫去“談心”,獎金經常扣得所剩無幾。他心里頭那個憋屈?。骸熬鸵粋€普通班,底子那么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說我太年輕、不踏實,怎么就沒見我抓晚寢、查早到,真是費力不討好!”
其實,像小高這樣一肚子委屈的人并不少見。有趣的是,以前即使是經濟不寬裕的年代,覺得委屈的人也沒這么多。難怪小高的爸爸說:“這是因為年輕人太嬌氣!”事實真是如此么?
自憐與心理失衡有關
在心理學看來,小高的情緒其實是一種自憐情結。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情結其實是隨著社會進步而蔓延開來的?!耙磺薪杂锌赡堋钡纳鐣萘θ菀鬃屓擞v,這種無限擴張的需求與現實之間又形成了越來越寬的鴻溝,讓人備感失落;另一方面,優越的條件讓人擁有更多的控制感,而擔心喪失這種控制感也讓人感覺心里沒底、最終失去了平常心。于是,在這種心理失衡的背景下,人們經常感到自己的日子過得太委屈。
另一方面,和冷熱痛癢一樣,自憐也是一種自我察覺,是對自己現在狀態的評價,然后會有相應的情緒和行為來進行自我調節。應該說,雖然是一種消極心態,但一定程度的自憐有益身心。試想一想,知道冷了給自己添衣,有助于身體健康,那么“委屈”就像是心理健康的警戒線,督促人們及時心理“排毒”,這無疑是一種有益情緒。而越來越多的人自覺委屈,也表示現代中國人更關注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感受,希望在一日三餐之外活得更為有尊嚴感。
自憐情緒會傳染
當然,自憐情緒一旦過頭,對人對己都是禍害。首先,如果自憐是一種自助,過分依賴它而隔絕了與他人的交流互助,只會讓你陷入抑郁,最終像黛玉一樣一腔幽怨化作淋漓鮮血也不無可能。其次,“委屈”發酵后,極易傳播、造成連鎖反應:領導訓下屬,下屬揍老婆,老婆打兒子,兒子踢狗,狗急跳墻咬了個路人……
其實,一個人是倒霉還是幸運取決于看問題的視角。在一次討論中,作為旁觀者的你會認為誰的觀點最重要?被你看得最清楚的那個人。這不是腦筋急轉彎題目,而是心理學上的“視角效應”。所謂“千人千般苦,別人不曉得”,只看得到自己的倒霉和別人的光鮮,日子怎么可能好過。其實,只要能反過來看,生活就是別樣精彩了。
精彩推薦 權威調查:5%畢業生想過自殺 強檔測試:你最迷戀哪種女人? 心理學家為你解析十大夢中“鬼” 最實用:從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潛意識 揭謊!娛樂圈大牌明星都是說謊精 職場攻略:怎樣從小動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錯?男人下半身壓力源于女人 暴強!如今的大學生為減壓去裸奔下一篇:自我保健,從優化性格做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用心理學方法巧妙制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