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又到鳳凰花開日,在這個充滿淡淡憂傷的畢業時節,你會選擇什么樣的方式告別校園,奔向新生活呢?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對1656人(以青年為主)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69.6%的人選擇“和同學老師聚餐,拍照留念”,34.5%的人會“很平靜地度過”,19.0%的人希望“干點平時不敢干的事情,發泄一下”。
“一種跟青春告別的儀式”
“宿舍衛生也不管了,東西想扔就扔,也沒人去打掃,”李琦回憶說,“答辯后幾天的晚上我們開始往樓下扔東西,酒瓶子、臉盆、水壺……凡是帶不走的都扔下去了,當時也覺得很好玩。”
這樣離校是不文明行為嗎?調查顯示,85.7%的人認為“毀壞學校公物”屬于不文明離校行為,83.5%的人認為“往樓下扔酒瓶、臉盆、書本等物品”不文明。其他公眾認為屬于不文明離校行為的有:亂涂亂畫,離校前宿舍臟、亂、差(79.9%);深夜在校園大聲唱歌(49.1%);和同學喝酒到深夜酩酊大醉(33.8%)。
為什么會有這些不文明的離校方式?調查顯示,73.8%人認為是為了“發泄情緒”,57.7%的人認為是因為“青春逝去的惆悵”,53.1%的人覺得是因為“對學校有怨言”,另外,還有人認為各種不文明離校方式的產生是因為感情問題(41.2%)、工作問題(36.7%)和尋求刺激(32.7%)。
“平時都是忙于學習、考試,難得有這么一個機會。再說過幾天也就走了,有點情緒發泄一下也很正常。”曲同學覺得畢業生有些不理性的行為算是一種跟青春告別的儀式,學校應該寬容畢業生的這種心情和做法。
本次民調顯示,54.4%的公眾認為大學生作為一個高素質群體,做出這樣的行為不應該;33.9%的人認為這樣會影響在校生正常的生活;19.0%的人認為這些行為性質惡劣,應該嚴肅處理;但也有人對畢業生們表示理解,30.4%的人認為這是他們發泄情緒而已,無需擔心;30.3%的人認為只要危害性不是特別大,無傷大雅;32.2%的人則表示這是“年輕人的正常表現”。
“適當發泄也無不可,這些人應該是平時有所壓抑之人,我表示理解。再者,如果對自己前途命運充滿信心,他們應該不會做太出格的事情。”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咨詢中心老師周莉說,剛入大學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很多夢想,憧憬著大學生活該怎么過,但是經過大學四年的磨煉,等到畢業的時候才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差得很遠,難免會有情緒上的波動。當然這種現象只是一種表象,更大的可能是大學四年很多不健康情緒積累的結果,這可能也與學生平時不太會表達情緒釋放感情有關。
“那時我們坐在草坪上看星星、喝酒、聊天”
看著校園里貼出了畢業通知,北京大學研一學生李琦不由想起了去年的自己,想起那一幫老同學,“畢業典禮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從學校旁邊的小飯館出來,個個喝紅了臉,大搖大擺地走到布置好的舉行典禮的臺子上,一起吼歌。都要走的人了,誰不放縱一回?”他說。
“那時我們坐在教學樓前的大草坪上看星星,喝酒,聊天,覺得大學仿佛永遠不會結束似的。”張芷然去年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回想起來,那時候干得最多的事兒就是和同學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在她看來,這種行為并不會給師弟師妹帶來不好的影響,他們也能理解和接受。
和多數畢業生輕松的心態不一樣,北京理工大學的曲同學正忙于準備自己的畢業論文答辯,他笑稱自己的情感還在醞釀中。“上幾屆師兄離校都搞得轟轟烈烈,特別是去年有名的用宿舍大樓燈光拼出的‘再見北理工’五個大字,成為去年夏天不可磨滅的記憶”。
網友Angle也是今年的畢業生,6月12日,他和班里幾十個人包車出發,到京郊密云的霧靈山,進行兩天的畢業旅行,在旅行過程中有太多難忘的瞬間,一起對唱《纖夫的愛》,班級中情侶們造型不一地擺pose照相,爬山時的相互扶攜,偷拍吃飯時的狼狽……“總之,利用最后的機會,進行一次畢業旅行太有意義了。”Angle對一起生活學習了四年的班級充滿了留戀之情。
調查顯示,畢業時節,69.6%的人希望“和同學老師聚餐,拍照留念”,34.5%的人選擇“很平靜地度過”,30.1%的人希望“和同學喝酒到深夜酩酊大醉”。另外,21.9%的人選擇以“畢業旅行”的方式紀念自己的大學生活,還有19.0%的人希望“干點平時不敢干的事情,發泄一下”。
“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感受”
“如果硬性管制的話,同學們肯定不敢再有什么動作,但這樣一來,至少畢業的那種感覺沒了。”在李琦看來,畢業生們只是想趁這段時間來釋放一下自己的情緒,不會對學校有不好的影響,“至于扔東西,多數同學也只是覺得好玩而已”。
民調顯示,48.7%的人支持學校采取相關措施,規范畢業生離校行為;27.7%的人認為學校應該照顧畢業生的感受。
周莉認為,對于畢業生離校問題,除了硬性規定之外,學校還可以有其他作為。“入學之初,可以進行大學規劃教育。早一點讓大學生明確自己的大學該怎么度過,在以后的四年里有的放矢,過得充實。而平時要注意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教給他們怎么面對壓力,釋放自己的情緒。
據中國人民大學思想政治科的胡樹剛介紹,人大今年專門為畢業生開設了專題網站,并且準備了豐富多采的畢業活動,“作為學校管理人員,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感受,不能單純地用一些條條框框的東西去限制同學,應該考慮如何舉辦更多有意義的活動,讓更多同學參與進來,進而可以激發學生心中的善,這樣還用擔心學生們會做出不文明的舉動嗎?”
大學生應該以怎樣的方式離開學校?調查顯示,83.8%的人認為應該“給自己的青春留下美好的記憶”;53.1%的人認為應該給母校留一個好的印象,“給學弟學妹做好的榜樣”,50.5%的人覺得“要做點對學校、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30.1%的人表示應該“追求快樂,盡興”。
比起往年,今年的情況又有不同,汶川特大地震讓畢業生的心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調查顯示,64.1%的人表示會“放棄一些畢業活動省下錢捐給災區”。
5月20日晚上,武漢工程大學武昌校區的畢業生們點起蠟燭,圍坐在操場上,為災區人民祈禱,并將原先安排散伙飯的錢全部捐了出來。“這次我們唱畢業歌的方式變了,用哀思、用堅強伴我們走向社會。”一個武工大的同學說。
調查中,有網友留言寫下了《畢業離校前要做的20件事》,他認為最應該做的就是珍惜現在擁有的東西,讓自己的人生少一些遺憾,“時光匆匆,想留住的總是那么多。但是那些我們以為永遠不會忘記的事情,就在我們年年不忘中被遺忘,這就是現實。把握住今天,才不會后悔明天。”
(賀鳳麗)
下一篇:“肯定”讓你心理如此健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你終身受用的震撼禪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