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你知道是為什么嗎?當時他看到車廂另一端有個靠窗的座位,于是移身過去,才坐下,就被跟過去的一個黑人壯漢狠狠地揍了兩拳。原因是在他換位子前一刻,正好那個黑人上車,并坐在他的身邊。他甚至沒有注意到這件事,卻引起黑人的誤會,以為他有種族歧視,不愿跟黑人同坐而換位子。那黑人是因為自卑而敏感,又因為敏感而憤怒。我的那個朋友,則毫不知情地遭到毆打。
你的小姨夫,不也是如此嗎?他來紐約第一次乘地下鐵,居然還沒上車,在票亭的前面,就被人一拳打破嘴角,送急診縫了四針。只為了他的手提箱撞到對方,忘了說對不起,且以斜斜的目光,看了對方一眼。其實他偷看對方,是想察看對方被撞到的反應,生怕對方不高興,豈知對方反而認為他有歧視和瞧不起的意味,好像說:“怎么樣!撞你一下又如何?”于是一拳揮了過來。你說我的朋友和你的小姨夫是不是很冤枉?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但是在這個人際關系復雜、環境壓力沉重的社會,因為看一眼而挨刀子、一句話而結深仇的事真是太多了!所以身為現代人,就好比開車,你除了自己守規矩,還得注意別人是否不守規矩;除了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去做,還得留意是否會讓別人多心。你必須保持高度的敏感,且常常設想別人的感覺,才可能過得愉快。
是的!這樣已經不夠愉快,但比那更不愉快的遭遇,顯然是要愉快多了!
人愈多,愈擠,手腳愈不靈活,誰能說不是呢?
下一篇:母愛的偏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假如生命只剩下三個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