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怎樣把悔恨變成改正錯誤的實際行動呢?正確的方法不是把追悔的眼光盯住以往,而是把痛改的決心用于現在和未來。美國有一位心理衛生課教師保羅·布蘭德文博士,曾經用一個形象生動的實驗教育學生不要追悔往事。他在和學生的相處中,發現有的學生老是對自己的過失耿耿于懷,陷入無益的后悔。有一天早上,全班同學到了科學研究室,保羅·布蘭德文博士拿了一瓶牛奶放在桌邊,許多同學都好奇地站在那兒,心想:牛奶與心理衛生有什么關系?突然,只見老師拿起牛奶瓶朝瓦罐里砸去,大聲叫著說:“這堂課就叫覆水難收,追悔無益。”然后,他讓學生們看了牛奶瓶的碎片和流在罐子里的牛奶,接著說:“你們可以永遠對這瓶牛奶感到惋惜,可是這種惋惜已經無法使瓶子再恢復原形了。因此,在你們今后的生活中發生了無可挽回的事時,要記住這只破碎了的牛奶瓶。”
當然,人生的道路畢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完全忘卻那曲折的足跡是很難的。但是,我們沒有必要使自己沉溺于痛苦的記憶,下面的幾種方法或許對你很有幫助。
1.假如你已接受了過去所發生的事情是無法改變的,無論怎樣悔恨也不能挽回已發生的事實,你可以在心中默記一句話:“悔恨不能還我過去,只會坑害我的健康。”這種思想會幫助你忘掉過去,消除悔恨。
2.對自己說:“沒關系。”在生活中,“沒關系”這句滿不在乎的話,超出了常人的想像而顯露出神奇的超脫效應。在遇上意外的挫折和失敗時,你應學會對自己說“沒關系”。如果你把“沒關系”這三個字寫在筆記本的扉頁上或刻在你的心上,那么挫折和失望就難以再去打擾你心靈的安靜了。
3.把“要是”改成“下次”。許多朋友遇到挫折時總是想“要是當初怎樣怎樣就好了”,“要是當初不那么干,現在就怎樣怎樣了”等等。不要再去想“要是當初……”應當把它改成“下次我應當如何”,這樣就會起著一種積極的作用。我們提倡寄希望于“下次”,是力求從“這次”中吸取經驗教訓,避免“這次”的錯誤再出現。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