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這不公平!”
“因為我沒有那樣做,你也沒有權利那樣做。”
“對任何人都要一視同仁。”
人們常常在要求公平合理,都認為公平合理是人際關系應有的現象,每當發現周圍有處事不公的情形時,心里便不高興。應當說,要求公平并不是錯誤的心理,但是,如果因為不能獲得公平,就產生一種消極的情緒,就應當稱之為心理問題了。比如你兢兢業業地工作,卻不如那些能力比自己差但會和領導搞關系的人受重用,這會使你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在這種處境中,如果不加以自我調整,不僅會壓抑人的良好心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而且會扼殺聰明才智與創造才能。
我們在生活中受到要求公平的心理影響,當公平沒有出現時,我們會感到憤怒、憂慮。但是,不公平是常有的事,需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向不公平進行挑戰,以免陷入僵局,造成自毀心理。
調適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提出一個“公平理論”,認為職工的工作動機不僅受自己所得的絕對報酬的影響,而且還受相對報酬的影響,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付出的勞動與所得報酬同他人相比較,如果覺得不合理,就會產生不公平感,導致心理不平衡,不公平感可能對健康產生的消極作用十分明顯。因此必須采取措施來消除這種不平衡的心理,使心境穩定。一般說來,當事人應采取下述做法。
不必事事苛求公平。人的心理常常受到傷害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求每件事都公平。其實,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這個世界不是根據公平的原則而創造的。譬如,豹吃狼、狼吃獾、獾吃鼠、鼠又吃……只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這些對于受到威脅的弱者永遠是不公平的,強者生存,弱者滅亡,優勝劣汰,沒有公平可言。颶風、海嘯、地震等等自然災害對所有生命來講都 是不公平的。人類社會里,貧窮、戰爭、疾病、犯罪、吸毒等等不平等的現象此起彼伏。從某種意義而言,公平是神話中的概念。人們每天都過著不公平的生活,快樂或不快樂,是與公平無關的。不必事事都拿著一把公平的尺子去衡量,否則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設法通過自己的奮發努力來求得公平。比如,有些人認為只要工作踏實肯干、業務能力強就應得到領導的青睞,而把主動與領導搞好關系的行為錯誤地當成了溜須拍馬。其實,領導也是人,而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尊重與肯定,所以有些看似不公平的事正是自己不成熟的觀念與言行造成的。
改變衡量公平的標準。不公平是一種進行比較后的主觀感覺,因而只要我們改變一下這種比較的標準,也能夠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比如,這次沒評上先進,覺得很“不公平”。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想想,就會發現其他同事也許比你更出色,許多和你一樣甚至強于你的人也沒評上,也許這樣一想,你就心安理得了。
下一篇:白領職場減壓如何妙招巧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靈雞湯:用正能量武裝自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