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幸福是一種主觀的東西,它的生理機制可能根植于大腦中心,這也是多數神經生理學家們持有的觀點。其實許多人不是遠離幸福,而是他缺少發生幸福的眼睛,就讓我們一起來尋找獲得幸福的方法吧。
你對生活感到滿足嗎?很多人給予了否定的回答。心理學家們認為,幸福是一種主觀的東西,它的生理機制可能根植于大腦中心,這也是多數神經生理學家們 持有的觀點。一項發明表明,幸福者的大腦左前方葉顯示出的“腦電流”更強,而那些精神抑郁或沮喪的人在其大腦前方葉中顯示出較強的“腦電流”。
目前心理學家們對“主觀的幸福”的研究已日漸推翻許多人對其所抱有的神秘性。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驚人的新發現,例如:幸福不分性別;幸福不依賴于年齡;財富不能創造幸福。按照美國心理學家米哈利·克塞克的說法,幸福意味著生活在一種“沉醉”的狀態中,即完全投入一種活動,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他注意到藝術家們常常在工作中忘記了一切。
最后,他研究了“沉醉”的性質。他以工作不同領域的至少8000人,其中包括科學家、學生、機械師、舞蹈家、醫生等為研究對象。他發現在“沉醉”狀態下能動用你的全部或大部技能。但克塞克警告人們說,對幸福最大的威脅就是技能運用得太少,以至產生煩惱和焦慮。
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提出如下達到幸福的步驟:
1、享受瞬間
要生活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把孩子的微笑當成珠寶,在幫助朋友們中得到滿意感,與好書里的人物共歡樂。
2、控制你的時間
幸福的人確定大的目標,然后落實在每天的行動中。一天寫300頁書是件很難的事,然而每天寫兩頁則非常容易辦到。
這樣堅持150天,你就可以寫成一本書,這個原則可適應于任何工作。
3、增強積極情緒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消極的情緒使人沮喪,而積極的情緒催人奮進。幸福的人做的一件事就是努力消除消極情緒。
下一篇:2011年寫給心靈的經典語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種心理法拒絕周一綜合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