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為什么有人愛玩殺人游戲?聽到殺人游戲,很多人都會覺得恐怖,為什么會有這種游戲的出現,但是有一些愛玩這些游戲的人,卻是樂此不疲,那么現在就讓心理健康專家,為大家分析,從殺人游戲中折射出的心理。
有一種撲克牌的玩法,由一名“法官”負責“導演”游戲的全過程。撲克牌數量與人數相等,除一張黑色牌以外,其余全部為紅色。“法官”手握撲克牌,牌面朝下,每個人從“法官”手中摸一張,誰摸到了黑色的一張,誰即是這輪游戲的“殺手”。
游戲開始時,“法官”宣布:“請所有的人閉上眼睛。請‘殺手’睜開眼睛。請殺手‘殺人’。”“法官”見證“殺人”過程,而“殺人”的方式和過程不過是用手指一下某人,或是僅僅用眼睛示意一下。此時,“法官”說:“請所有的人睜開眼睛。謀殺案發生了。誰被殺了?”就在參與游戲的人尋找死亡感覺的時候,“法官”突然與某人握握手:“恭喜你!你已經‘被殺’了。”此人即退出游戲。隨后,開始尋找“殺手”。所有的人包括“殺手”在內,開始依次指認“殺手”,并說出理由。對被指認的“嫌疑分子”,進行舉手投票表決,如果超過半數,“法官”即宣布此人“死刑”。如果此人正好是“殺手”,此次游戲結束;如果是一位“無辜者”,此人也只好“冤死”而退出游戲,其余的人繼續指認“殺手”,直至最后“破案”。能將所有“無辜者”“冤死”,“殺手”也就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這即是目前在年輕人中頗為流行的撲克牌“殺人游戲”。
大學畢業后工作才一年的女孩小芬這樣描述:在游戲過程中,那種被殺、被懷疑和相互猜測的感覺特別刺激。當“法官”宣布有人“被殺”的時候,每個人都在感覺這個“被殺”的人是不是自己?閉眼的時候有沒有過什么異常的感覺?而“指認”“殺手”的過程也很有意思。她認為游戲的魅力在于它本身包含了很多東西,猜測、期待、想像、分析、判斷、觀察、偵破與反偵破……游戲的過程幾乎綜合了人們所有的心理活動。
對于“殺人游戲”,首都醫科大學心理咨詢中心洪鴻老師認為,作為一種娛樂,游戲本身無可厚非,但若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考察,游戲所折射出的實際上是青少年對人際關系的特定態度,在游戲中反映出的其實是青少年內心深處的孤獨感。
玩殺人游戲,很容易去反映一個人的真實內心,這些人往往內心,是非常孤獨的,而且希望從游戲中,去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尤其是一些青少年朋友,很容易迷失在這些游戲里,對于這個問題,家長和學校都應該引起重視。
推薦閱讀:公共場合為何總控制不住情緒
下一篇:愛發脾氣與憂郁癥相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看法決定心理健康 學會打開心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