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但在這信息社會里,有很多未經過濾的信息充斥著孩子的眼睛及耳朵,對于這些雜亂的信息,孩子是沒有抵抗能力的,如果有些不適合的信息傳入孩子中,將有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包括“性”成長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能給予孩子日后成長巨大的指導作用。故此,兒童家庭性教育變得非常重要。但這項教育往往是家庭教育中最尷尬缺乏的一項。為了真實客觀反映當今中國的兒童家庭性教育狀況,面向全國網民啟動了“兒童家庭性教育調查”,以真實有效的調查數據,力求讓廣大讀者真實了解當今兒童家庭性教育狀況。
本次調查4月1日5月31日,為期兩個月,調查對象主要面對廣大家長網民,共獲得了10290份有效樣本,在參與本次調查的網民中,男性約占40%,女性約占60%;參與調查的網民的子女年齡在1歲以下的297人,1~3歲的1246人,4~6歲的1673人,7~12歲的4172人,12歲以上的2902人;在學歷水平方面,大專以上學歷4956人,其中本科1519人,碩士364人,博士462人。
家長普遍認為兒童性教育很重要,已經慢慢重視起來
(一)超過五成家長擔心自己孩子的性心理早熟情況
(二)相比以前,家長已注重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但仍有四成孩子未接受過家庭性教育
(三)要重視起來,必須先樹立科學的性教育觀
一些環境、生活習慣給孩子性觀念造成不好的影響
孩子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正如一個貪婪的海綿,他們暫時沒有辨別是非黑白的判斷力;面對神秘的“性”,孩子經不起任何的好奇誘惑,我們一些生活習慣、周圍的環境,都有可能對孩子的性觀念造成不良的影響。
(一)挑選不合適孩子性別的物品或生活習慣,有可能讓孩子代入錯誤的性別角色
(二)孩子長期與父母同床容易依賴父母
(三)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大的模仿對象
(四)媒體節目是防不勝防的性催化劑
(五)防微杜漸,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兒童家庭性教育的誤區
我國目前兒童早期性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存在著諸多誤區,主要歸納為性教育觀念誤區及性教育對象上的誤區。
(一)性教育觀念誤區
所謂性教育觀是對性教育的必要性、性教育的作用以如何進行性教育等問題的看法。我們國家由于長期受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在性教育觀念上存在著誤區,大致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堅持無師自通論、奉行無知盲從論和誘發論三方面。
(二)性教育對象上的誤區
有的人認為:性教育就是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的對象只是進入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這實際上是性教育對象上的誤區。
美國“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會主席瑪麗·考爾德博士認為:對于性教育,可能特別緊要而有效的時期是14歲之前,尤其是5歲之前,這一時期所接受的有關“性”的培養和教育,無疑地將決定兒童、少年以致此后一生有關“性”的種種方面。
成人性變態中的“異性癖”、“同性戀”患者,實質上是不能正確地認同自己的性別。個體在生物學上的“性”,與其在心理學上的“性別”和社會學上的“性別角色”未必總保持一致,只有個體把自己看作男人或女人,同時其行為舉止都符合自身的“性別身份”,才是性別認同。“異性癖”、“同性戀”者在性別認同中出現反常現象,表現為性別角色紊亂或性別角色倒錯,往往是患者在童年的生活過程中,由父母及其他人對他們的不良教養態度、方式及期望造成的。
因此,對青少年的性教育從兒童早期就應該開始,從嬰幼兒、童年一直到青少年,圍繞著達到對“性別”的生物性和社會性的認識,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以及青春期的性適應等教育目標,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開展不同內容的性教育。
下一篇:避開早戀 豐富孩子的社交內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能讓早戀壓垮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